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朕唐武宗开局在仇士良刀尖躺平 > 058朔望惊雷与盛世警钟(第2页)

058朔望惊雷与盛世警钟(第2页)

这道旨意,聊胜於无,却是我大唐对那万里孤忠,最后、也是最无力的慰藉。”

李炎的声音陡然拔高说到:

“此事,距今已快一甲子矣,六十载春秋,诸卿——可还记得?”

此言一出,殿內三品以上重臣中,郭氏子弟如郭仲恭等,闻言眼眶瞬间泛红,垂首强抑悲愤。

少数几位曾翻阅过尘封密档的老臣,如门下侍郎郑覃、陈夷行等,知晓这段尘封的往事,他们亦是面色凝重,微微頷首。

而殿內更多的官员如牛党及部分勛贵,则面露茫然或尷尬,显然对此知之甚少,或早已遗忘。

殿外庭院中的中下级官员,更是绝大多数一脸茫然,面面相覷,那仿佛已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朝代的故事。

低低的议论声如同涟漪般在人群中扩散开来:

“安西都护府?贞元三年?”

“安西?不是早陷吐蕃了吗?”

“武威郡王郭昕?未曾听闻啊。”

“肃静,朝堂之上,不得喧譁。”殿中侍御史厉声呵斥,才勉强压下这突如其来的骚动。

李炎將这一切尽收眼底,冕旒下的双眼闭了一闭,他缓缓起身,声音冰冷的说道:

“朕观眾卿神色,殿外茫然议论,殿內亦多不解。

看来,这泣血孤忠,这绝域坚守,这大唐在西域的最后脊樑,快被尔等忘乾净了。”

李炎猛地一拂袖,珠玉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是不是连带著忘了,我大唐昔日万国来朝、四夷宾服、宇內独尊的煌煌盛世?

忘了渭水之畔,太宗皇帝忍辱含垢,签下城下之盟的奇耻?

更忘了太宗皇帝如何励精图治,秣马厉兵,终令李卫公、李贞武公横扫漠北,生擒頡利可汗於阴山,令其在未央宫上献胡旋舞,一雪前耻?”

“是不是也忘了高宗皇帝遣苏庄公扬帆跨海灭百济之壮举。

更忘了契苾毅公、薛忠烈公隨李贞武公犁庭扫穴,克平壤,灭高句丽,收汉四郡故土,告慰前隋百万將士亡魂於九泉的赫赫武功?”

这一连串的詰问,伴隨著一个个震古烁今的名將諡號与功绩,狠狠砸在每一个官员心头。

殿內殿外,所有官员,无论先前是何表情,此刻皆感一股无形的巨力压下,不由自主地再次深深躬下身去,齐声应道:

“臣等不敢忘,未曾忘,先祖功业,永志於心。”

“都起来吧。”李炎的声音缓和了些许说道:

“朕非是要怪罪尔等,朕只是忧心,怕你们只记得躺在祖先功劳簿上坐享其成,一边回味著『贞观『开元如何如何,一边却对这江河日下、危机四伏的国势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李炎重新坐回御座,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殿中群臣说道:

“朕今日,也不怕自曝其短,不讳言耻辱。

朕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诸卿,我大唐眼下之危局,远胜昔年渭水之畔。

眼下之大唐,內忧外患,积弊如山,藩镇拥兵自重,截留赋税,几同国中之国;吐蕃虎视眈眈,回鶻虽衰犹扰;国库空虚,度支艰难,连先帝陵寢之资都筹措维艰,吏治疲敝,朋党倾轧,空耗国力。”

李炎的声音陡然转厉,抬手,遥遥指向殿中一个特定的方向——那里站著身著前隋宗室特製章服、封爵为“酅国公”的杨氏后人杨仁凑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