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却以为方盈是老调重弹,摇头道:“你就是没见过真正有学问的才女,才会觉着我能做夫子。”
“那姨母帮我举荐一位才女,我回去禀告婆母,看能不能请来。”方盈笑道。
冯氏足不出户,哪里知道?禁不住看向嫂嫂,王氏却笑道:“别看我,我也不认得。”
又借口有家务事,要失陪片刻,说了句:“你们谈。”就出去了。
冯氏见状,索性叫方盈去她房里坐。
方盈之前来求教,已经去过冯氏房中,因此也不拘礼,进得门去,瞧见窗下放着做了一半的衣裳,便走过去拿起来看。
“给蕙娘做的吗?”
衣料颜色鲜亮,一看就不是给寡居之人穿的。
冯氏点头:“我一个寡妇,身无长物,只能做身衣裳给蕙娘添妆了。”
方盈看针脚十分细密,劝道:“不是还有好几个月才除孝么?再定婚期,怎么也得明年冬才出嫁,冬日天短,屋子里黑,还是少做针线为好。”
“就午前太阳大的时候做一会。”冯氏边说,边回身从箱笼里拿了个小包袱出来,“正好你来了,这套里衣,你拿回去给鸿儿试试。”
方盈惊愕:“怎么还给鸿儿做了?”
冯氏笑道:“做里衣不费事,再说当日都没给孩子见面礼,眼看又过年了。”
方盈看着冯氏手里的小衣裳,不由红了眼眶:“怎么没给?不是给她编了一套认字歌么?”
“那算什么见面礼?”冯氏连衣裳带包袱送到方盈手里,“知道你们府里不缺这个,只是我一点心意。”
方盈顺势拉住冯氏的手,看她指尖有无针眼,冯氏任她看,笑道:“真不费事,那么小的衣裳,裁好了,一天就能做完。”
“可您这是执笔的手,怎么能日日做针线呢?”方盈很是心酸,一口气把目的说了出来,“姨母去我们府里做女夫子吧,我去说,我们夫人必答允的。”
冯氏一愣:“你怎么……”
“您要是觉着夫子或先生这个名头太重,可以不这么叫,我家小娘子们,大的也才九岁,以您的学问足够教她们了。”
又提起这次岳青娥来信,说自三房奉夫人回府,大郎怀冲也去读书,祝先生就不太想教小娘子们了,哪怕怀冲背书认字,样样不及姐妹们,祝先生依旧迁就他的进度,敷衍女孩们。
方盈最后道:“不说别的,单凭真心爱惜小娘子们,姨母就比那些所谓的先生强百倍。”——
作者有话说:终于看到完结的曙光啦[撒花]
第146章
“她答允了么?”纪延朗问方盈。
“没有,但她答应会仔细斟酌。”
纪延朗点点头,又说:“这个祝先生也着实可憎,怎能这般厚此薄彼?要是我在家里,必要找他理论理论。”
“说不定此番真因着这个老古板成了事呢。冯姨母都没想到,咱家这样门第,女儿还能受这个委屈。”
纪延朗本来只有一分怒气,听了这话,顿时变成三分,脸色都难看起来。
方盈见状,笑着劝道:“你同他生什么气?若真能因此打动冯姨母,让咱们为家里的小娘子们单设一个女儿学堂,不是更好么?”
“是很好,但只有冯娘子一
个,恐怕还不足以办起学堂。”
“要是能把王姨母也请来就好了。”方盈惋惜道。
纪延朗失笑:“你还想把人家一家都请到咱们府里么?”
方盈看他一眼,没有言语。
纪延朗:“……你还真想过?”
方盈笑道:“我是听冯姨母说她侄儿聪敏好学,对她像母亲一样孝顺,想过等祝先生来洛阳,叫这孩子来咱们家读书,侄儿们也好有个榜样,不过现下我已经不敢打这个主意了。”
主人家的小娘子,这位先生都敷衍,一个无依无靠来附学的孩子,能得到先生教导吗?别再把人家孩子耽误了。
“聪敏好学,这孩子读书,是准备科举入仕吗?”纪延朗问。
“我问过冯姨母,她说冯韬给儿子的遗命是,待到天下太平,兵戈止息,方可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