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慎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很快又被地上的蚂蚁吸引了注意力,丢下木刀蹲下去研究了。
元姝看着儿子无忧无虑的侧脸,心中百感交集。
平安,是她对长恭最后的承诺,也是她对儿子唯一的祈愿。
然而,在这动荡的世道,平安二字,何其奢侈。
几年前,在那场邺城陷落的混乱中,她被高福和韩武的旧部拼死救出,一路颠沛流离,躲避着北周军队的搜捕和可能的清算,最终才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落脚。
高福动用最后的人脉和钱财,为他们母子置办了这处简陋的院落,编造了一个“战乱失怙、投亲靠友”的可怜身世,勉强取得了村正的认可。
此后,高福便以老仆的身份留下,韩武派来的那几名忠心耿耿的汉子,则化装成猎户或佃户,分散在村子附近暗中保护,同时也负责与外界极其有限的联系,打探消息,换取一些必要的盐铁等物。
生活清贫至极。
元姝褪去了所有荣华,学会了纺线、织布、种菜、饲鸡,用一双曾经只抚琴弈棋的手,艰难地操持着生计。
高福年纪大了,身体日渐佝偻,但仍强撑着打理院外的几分薄田,眼神里的忠诚却从未改变。
日子就像山涧的溪水,平静而缓慢地流淌,表面波澜不惊,水下却暗藏着无尽的忧思与警惕。
每一次村口传来陌生的马蹄声,每一次有官差模样的人路过,都会让元姝和高福绷紧神经,将慎儿紧紧护在身后,首到危险解除,才敢悄悄松一口气。
慎儿在慢慢长大,聪明伶俐,身体健康。
他继承了父亲的美貌,也继承了母亲的沉静。
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只以为父亲是个很早就在战乱中死去的普通读书人。
他对母亲口中“读书明理”的说法很感兴趣,元姝便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认字,将那些曾经的诗词歌赋、兵法史略,化作最浅显的故事讲给他听。
她看着他一天天长大,那眉眼间的神采越来越熟悉,心中的忧虑也与日俱增。
纸,终究包不住火。
这个秘密能守多久?
将来又该如何对他诉说那沉重而血腥的过往?
“夫人,吃饭了。”高福佝偻着腰,从冒着热气的灶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两碗几乎看不见油星的野菜糊糊和几个粗糙的杂粮饼子。
他的声音苍老而沙哑,看着元姝和慎儿的眼神,却充满了慈祥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