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你拿了奖金是要请客哦!”胡姐笑道。
“你怎么知道啊!”我奇怪的问她,
“我也有呀,托你的福哦。”原来如此。
整个下午,我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工作起来格外有劲,连打电话推销的语气都比平时热情了几分。
傍晚时分,北京的天气更加寒冷了,北风呼啸着穿过工地,发出呜呜的声响。我们几个来到公司附近的一家火锅店。
热腾腾的蒸汽弥漫在整个包间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
“来,为我们的刘总干杯!祝贺他带领我们圆满的完成了今年的任务!”胡姐举起酒杯,大家纷纷响应。
我站起来,有些不好意思:“谢谢大家,其实我的工作,离不开各位的支持。特别是胡姐,帮了我很多,来,胡姐,我们干一杯。”
“刘总谦虚了,主要是你有水平!”胡姐笑道,“不过记得啊,这次营销方案就是你亲自出马,我们才完成了任务呀。”
众人都笑起来。火锅的热气熏得人脸上红扑扑的,与窗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
酒过三巡,大家的话题从工作转到了春节安排。
“我今年不回老家了,车票太难买”王培叹了口气,“第三年在北京过年了。”
“我也是,春节值班,正好多挣点加班费。”小张接话道。
胡姐看了看大家:“要不这样,年三十那天,都来我家过年吧!虽然地方不大,但挤一挤还是可以的。我一个人也冷清,大家凑个热闹。”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积极响应。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春节都回不了家,能有个地方聚在一起过年,再好不过了。
我看着眼前这些同事,忽然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温暖。这些来自五湖西海的人,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成了彼此的家人。
饭后,大家非常高兴的分开回去,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心里特别踏实。走出饭店,寒风立刻扑面而来,但我却不觉得冷。
回到公司宿舍,我再次拿出那两万元,这次却有了不同的感触。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对我能力的认可,是对我一年的辛勤工作的肯定。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这份认可比什么都温暖。
我拿出手机,先给父母打了个电话。母亲接的电话,背景音里能听到电视节目的声音和父亲的咳嗽声。
“妈,过年我就回来了,你们身体都好吧。”
“好,只是你爸的身体怕冷,总是有点不舒服不容易。”母亲一如既往地唠叨着。而我听着却鼻子有些发酸。
挂掉电话后,我站在窗前,望着外面零星亮着的灯火。北京的冬夜很安静,尤其是在这工地附近的区域,大部分工人都回家过年了,只剩下几个留守的。
忽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靳总发来的一条微信语音:“刘凡,今天忘了说,明年开春后有个新项目,我想还是要交给你负责。你要有思想准备哦。”
我看着手机微信,久久不能平静。窗外,一轮明月挂在冰冷的夜空上,清辉洒在静止的塔吊和未完工的建筑上,仿佛为它们披上了一层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