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笔和纸,你也拿去。练字最是耗费纸笔,你莫要心疼,大胆地用。”
他知道宋河家里的情况,买这些东西,无异于割肉。
看着眼前的东西,宋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但他没有全部收下。
他推回了那些宣纸和新笔,只拿了那本字帖。
“先生,字帖学生收下,但这纸笔太贵重了,学生不能要。”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了李渔书案旁一个不起眼的竹筒里。
那里插着一堆用旧了的毛笔,笔头己经磨损,有的甚至开了叉,像一丛枯黄的杂草。
宋河鼓起勇气,指着那个笔筒,小声问道:“先生,您那些……不要了的笔,能让学生拿几支走吗?”
李渔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愣住了。
那都是他用秃了、准备扔掉的废笔。
这孩子……
一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李渔的心头。
是感动,是心酸,也是敬佩。
他见过太多伸手索要的,却第一次见到只要废物的。
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
“傻孩子!”
李渔眼眶有些,“老夫不缺这几支新笔!你拿着去用!好笔才能写出好字!”
宋河却固执地摇了摇头。
“先生,学生不想欠您太多人情。您给的五两银子,引荐学生入学,己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他拿起一支秃笔,在手里比划了一下,认真地说:“而且,学生准备先用清水在石板上练字,磨磨性子。”
“用不着这么好的笔,这种秃笔,反而趁手。”
用清水在石板上练字?
李渔彻底怔住了。
他仿佛看到一个瘦弱的少年,在清冷的月光下,一遍又一遍,用秃笔蘸着清水,在冰冷的石板上,书写着自己的未来。
那该是何等的坚韧与执着!
“唉……”
李渔慨然长叹,拍了拍宋河的肩膀,“好!好孩子!宋家祖坟,不知是哪座山头冒了青烟,竟出了你这么个麒麟儿!”
这一刻,他对宋河的所有期望,都化作了无比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