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明之天启帝国三斤九两 > 第53章 神威初震(第2页)

第53章 神威初震(第2页)

如同九天惊雷骤然炸响!远比内城炮火更加密集、更加恐怖的轰鸣声,从明军援兵方向滚滚而来!大地在颤抖!空气在撕裂!

紧接着,一片肉眼可见的、带着死亡尖啸的黑点,如同遮天蔽日的蝗群,狠狠砸向正在集结冲锋的巴牙喇营精锐!

轰隆!轰隆!轰隆!

震耳欲聋的爆炸连成一片!橘红色的火球裹挟着钢铁碎片和人体残肢冲天而起!坚固的镶铁重甲在恐怖的冲击波和破片面前,如同纸糊般被撕碎!号称“建奴之锋”的巴牙喇营,瞬间被淹没在火海与硝烟之中!惨叫声、战马嘶鸣声、爆炸声交织成一片地狱交响曲!

“神威炮!是神威炮!”城头上,浑身浴血的孙承宗看着远处那如同炼狱般的景象,老泪纵横!他认出了那熟悉的、令人心悸的轰鸣!那是京营演武时,他曾亲眼目睹的灭世之威!

“援军到了!神威天降!杀奴啊!”内城守军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士气瞬间暴涨!

皇太极脸色剧变!他看着那片瞬间被抹去的精锐,看着远处地平线上出现的、如同钢铁洪流般推进的明军援兵阵列,以及阵列前方那数十门黑洞洞、散发着致命寒光的炮口,一股寒意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

“撤!鸣金!收兵!”皇太极几乎是吼出来的!他知道,大势己去!再打下去,他那点家底,就要被这恐怖的火炮彻底葬送在这大凌河堡下了!

建奴的退兵号角凄厉地响起。丢下满地的尸骸和重伤员,八旗铁骑如同潮水般狼狈退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仓皇的背影上,镀上了一层失败的惨淡金光。

------

乾清宫西暖阁。

烛火摇曳,映照着朱啸平静无波的脸。他手中拿着两份几乎同时送达的密报。

一份是赵铁柱的捷报:“…末将率龙鳞卫、天雄军携神威炮三十门及时抵达…首轮齐射,重创建奴巴牙喇营精锐…建奴胆寒,仓皇退兵…孙督师安然无恙…大凌河堡内城无恙…此战,毙伤建奴精锐逾三千,缴获无算…然,辽东边军各部,除孙督师本部及少数将领(如满桂)所部尚能战外,余者…畏敌怯战,军纪涣散,战力孱弱孱弱,几不堪用!若非神威炮震慑,恐…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份是卢象升的密折:“…臣观辽东边军,积弊深重,非雷霆手段不可救!士卒畏敌如虎,将官贪生怕死,空饷虚额触目惊心!守城尚需督战队弹压,野战…绝无可能!天雄军新卒虽勇,然火候未足,需血火淬炼…臣以为,辽东防务,当以龙鳞卫为锋,天雄军为骨,辅以孙督师本部精兵,汰弱留强,方有可为!若倚重旧边军…恐误大事!”

朱啸缓缓放下密报,走到巨大的辽东舆图前。指尖划过蜿蜒的长城线,最终停在“大凌河堡”的位置。击退皇太极,守住了大凌河堡,甚至重创其精锐,这本该是场大胜。然而,密报中字字句句,却如同冰冷的匕首,刺穿了他心中最后一丝幻想。

边军…己经彻底烂透了!根子烂了!指望他们守土卫国,无异于痴人说梦!孙承宗再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龙鳞卫、天雄军虽强,但数量有限,难以支撑整个辽东漫长的防线。

“方正化。”朱啸的声音在寂静的暖阁中响起,带着一种深沉的疲惫和破釜沉舟的决绝。

“奴婢在。”

“传旨内阁:辽东边军,除孙承宗、满桂等部外,其余诸卫所,即日起,分批裁撤!老弱病残,发放遣散银,归籍为民!空额、虚额,一律革除!所缺兵员…”朱啸的目光投向舆图上两个遥远的地方,眼中熔金般的火焰无声燃烧,“着兵部、龙鳞卫、天雄军,即刻选派得力干将,分赴陕西、山东两地!”

“陕西!”他的指尖重重敲在黄土高原,“连年旱灾,流民如潮,然民风彪悍,不乏血性男儿!以工代赈,招募青壮!告示言明:入新军者,饷银翻倍,家眷安置,立功授田!严加筛选,宁缺毋滥!”

“山东!”指尖移向齐鲁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戚少保(戚继光)抗倭旧地,尚武之风犹存!着地方官协同,招募良家子!优给安家银,严明军纪!以‘保家卫国,驱逐鞑虏’为号!”

“此两地新募之兵,不隶旧制!统归‘大明新军’!由龙鳞卫、天雄军抽调精锐军官,严加操训!以龙鳞卫军法为基,以天雄军战技为骨!朕要的——是一支全新的、只听命于朕的、能打硬仗、敢打恶仗的铁血之师!一支足以彻底荡平建奴、犁庭扫穴的——帝国利刃!”

“告诉卢象升、赵铁柱!辽东的仗,要打!但更要练!用建奴的血,给朕练出一支真正的百战雄师!待陕西、山东新血练成之日…”朱啸眼中寒芒爆射,如同出鞘的绝世凶刃,“便是朕——亲率王师,踏破赫图阿拉,犁庭扫穴,永绝后患之时!”

方正化深深躬身:“奴婢遵旨!必以最快速度,将陛下旨意传达!”

暖阁内,烛火跳跃,将朱啸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在冰冷的舆图上。窗外,夜色深沉。帝国的根基,正在血与火中经历着最彻底的刮骨疗毒。而新生的力量,己在黄土高原与齐鲁大地上,悄然孕育。这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血路,但朱啸眼中,唯有破而后立的决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