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残唐是什么意思 > 第42章 迷雾夜渡(第1页)

第42章 迷雾夜渡(第1页)

浓雾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淮河面上。

林缚蹲在芦苇丛里,指尖沾着冰凉的河水,目光透过雾霭望向对岸。上游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李三他们正在那里敲敲打打,故意将造船的木屑往水里扔——那些木屑会顺着水流漂向下游的唐军战船,让他们坚信义军的主攻方向在上游。

“将军,真要等子时三刻?”孙二的声音带着水汽的湿冷,他怀里揣着块打火石,每隔片刻就拿出来看看,生怕受潮打不着火。

林缚没有回答,只是从怀里掏出用油布层层包裹的戏志才手札。竹片在雾中泛着青灰色,上面“星象潮汐”篇的字迹被他摸得发亮:“月隐于毕,潮落于子。此时偷渡,如履平地。”他抬头望向天空,猎户座的毕宿果然隐在浓雾后,只有几颗疏星在雾隙中闪烁。

“再等等。”林缚将手札重新裹好,指尖触到腰间的短刀,刀柄缠着防滑的麻布,那是老周特意为他换的新绳。

敢死队的五十个弟兄就藏在周围的芦苇里,每个人嘴里都叼着根芦苇秆透气,手里紧紧攥着斧头或短刀。他们是林缚亲自挑选的精锐,个个水性极佳,更重要的是,都愿意跟着他在这迷雾里搏命。

子时的梆子声从唐军战船上传来,沉闷得像闷在瓮里。林缚突然按住孙二的手:“时辰到了。”

他能感觉到脚下的河床在微微震动——那是潮汐退去的征兆。戏志才手札里说,淮河的潮汐虽不如海疆汹涌,却在每月初三、十七两日格外分明,子时三刻的退潮能让下游的水深再降半尺,刚好够木筏贴着河底滑行。

“把皮囊吹满气,木筏轻点入water(水)。”林缚的声音压得极低,像雾里的蚊子振翅。

弟兄们立刻行动起来,羊皮囊充气的嘶嘶声混在水流里,几乎听不真切。林缚第一个跳上木筏,筏子用三年生的芦苇捆扎而成,浮力惊人却异常轻便,划过水面时只发出细碎的哗啦声。

五十只木筏像五十片黑色的荷叶,在浓雾中悄无声息地飘向对岸。

林缚的手始终按在短刀上,眼睛像鹰隼般警惕。浓雾是最好的掩护,却也让视线受阻,谁也不知道雾里藏着什么——可能是暗礁,可能是水草,更可能是唐军的巡逻艇。

“将军,您看!”旁边木筏上的李三突然用刀鞘指向左前方。

浓雾中隐约露出个黑影,正顺着水流漂来。那黑影越来越近,能看清是艘唐军的巡逻小艇,船头站着两个打哈欠的哨兵,手里的火把快灭了,火星落在水面上,瞬间被雾气吞没。

“别出声。”林缚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木筏往芦苇丛深处靠。

巡逻艇在雾里摇摇晃晃地驶过,离他们最近时不过三丈远。一个哨兵的酒嗝声清晰可闻,另一个则在抱怨“这鬼天气,哪会有人渡河”。

就在小艇即将消失在雾中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个新兵紧张得没抓稳木筏,斧柄“咚”地撞在筏子上。

“谁在那里?”巡逻艇上的哨兵立刻警觉起来,火把猛地朝这边照来。

林缚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他看着那束晃动的火光,又瞥了眼身后渐渐拉开距离的主力木筏——再过一刻钟,他们就能抵达对岸。

“敢死队,跟我来!”林缚低吼一声,猛地将木筏划向巡逻艇,“孙二,带主力继续渡河,我断后!”

五十只木筏突然转向,像群扑食的黑鱼。唐军哨兵吓得刚要喊,就被林缚甩出的短刀刺穿了喉咙。刀身穿过浓雾的瞬间,带起一串细碎的血珠,在火把的微光里格外刺眼。

“有刺客!”艇上的唐军反应过来,慌乱地拔刀。

林缚己经跳上了巡逻艇,短刀横劈,将一个试图放箭的弓手胳膊斩断。血浆喷在他脸上,混着雾气的冰冷,激得他肾上腺素飙升。敢死队的弟兄们纷纷跳上来,斧头劈碎木板的脆响、骨头断裂的闷响、临死前的惨嚎在雾里炸开,却被上游传来的“造船声”巧妙地掩盖了大半。

“将军小心!”李三突然大喊,用身体挡在林缚身后。

一支冷箭穿透李三的肩胛,箭头擦着林缚的肋骨飞过,钉在艇尾的木板上,箭羽还在嗡嗡震颤。放箭的是个躲在舱底的唐军小校,此刻正举着弓想射第二箭。

热门小说推荐

超凡大卫
吃瓜子群众超凡大卫
...
不计其庶
潇湘碧影不计其庶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