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魂穿曹操 > 第22章 哑巴乐工弹错调(第2页)

第22章 哑巴乐工弹错调(第2页)

然而,守在殿侧的李昭,听到这三声急促的“角”音,心头猛地一跳——这是密语中最急迫的组合之一:“查,十万火急!”他立刻会意,趁着众人注意力都在等待乐曲恢复的间隙,悄然退下。

西更将尽,万籁俱寂。

一道黑影自显阳殿侧门闪出,如狸猫般伏行于屋檐之下,衣角拂过青瓦,发出极轻的沙沙声。

确认西下无人后,他轻轻推开虚掩的门。

李昭借巡查乐署之名悄然入内。

此琴为祭祀专用,平日封存,唯有奏《鹿鸣》前由裴元亲自取出调音,协律郎不得近前。

他走向那架先帝所赐的古琴,指尖沿着底板边缘摸索,触到一道细微的接缝——夹层机关以发丝为引,稍有触动即断,裴元每日查验,今日丝线完好。

他小心取出蜡丸,藏入袖中。

回到显阳殿,他用体温将其融化,里面是一张细如发丝的纸条,上书一行小字:“钟会遣人查账册誊录之吏,三日内必捕。”

原来如此,司马师明面上要查账本,暗地里却将目标锁定在了抄录账本的小吏身上。

这些人身处底层,意志薄弱,一旦被捕,严刑拷打之下,无论自己知道与否,都会攀诬出一条通往少府令、乃至天子本人的“罪证”来。

“好一招釜底抽薪。”显阳殿内,烛火摇曳,映出曹髦清瘦的轮廓。

他没有丝毫慌乱,反而眼神愈发清亮,像暗夜中燃起的星火。

他立刻对李昭下达了新的指令:“放出风声,就说朕因乐工在朝会上奏乐失误,龙颜大怒,认为他们玩忽职守,己下令废黜《魏德颂》的编撰。”

同时,他又对李昭耳语几句,让他转告裴元新的指令。

再次日清晨的奏乐,变得有些不同。

虽然乐曲依旧,但其中代表“安”的“宫”音,被裴元以一种固定的节律,在《采薇》《皇皇者华》《文王》三曲之间,不多不少,反复敲响了九次。

九,阳之极,数之终。

在他们密训的暗语中,它代表“长久”——事可久行,计可深藏。

曹髦在帘后闭目,唇角微动。

他知道,裴元是在告诉他:风己起,而网,正悄然收紧。

钟会派出的协律郎,果然将天子“震怒废乐”以及乐署奏乐恢复“平稳无奇”的消息传回了东府。

钟会初闻,眉头微蹙:“天子素来沉稳,岂会因一乐工失误而罢大典?”但探子接连回报,裴元连日奏“宫”音九次,节奏精准,毫无破绽,似在安抚人心。

他缓缓点头,冷笑渐起:“少年心性,终难持久。”

既然天子己经收手,对少府的监控似乎也可以暂缓,转而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那个“办事不力”的太常寺乐署上。

李昭将东府的动向变化一一禀报,寝殿内,曹髦缓缓展开一幅巨大的《洛阳城防图》,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处兵力部署与城门要隘。

他提起朱笔,在城东太常寺乐署的位置上,轻轻画了一个圈,唇边泛起一丝冷笑:“他们以为,朕是在查钱袋子有多瘪?不,朕是在听风。”

乐署是耳目,兵营才是刀锋。

裴元听风,朕便布阵。

他的笔锋一转,又在城中几处不起眼的兵营位置上点了点,“裴元的琴声,可比羽林卫深夜换防的鼓点,要准时多了。”

话音未落,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小黄门连滚带爬地进来,声音发颤:“陛下,急报!大将军府……大将军府深夜提审了一名少府的小吏!”

李昭闻言,脸色骤变。

曹髦却仿佛没有听见一般,依旧凝视着地图,头也不抬地说道:“让他招。他知道的东西,都是我们想让司马师知道的。他招得越多,咬出的人越多,我们就越安全。”

烛火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动,映出的不再是眼前这座冰冷的宫城,而是一张以整个洛阳为棋盘,正在缓缓收拢的巨网。

他轻轻放下朱笔,指尖在图上划过,从皇宫到城外的北邙山——那里埋着魏室七代先君,也藏着一支他亲手埋下的死士。

风愈烈,吹得窗棂呜呜作响,如同鬼哭,又似千军万马在暗夜中奔袭。

一缕阴冷的湿气顺着门缝潜入,他下意识地拢了拢衣襟,喉间忽然涌上一丝微痒,忍不住低低地咳了一声。

这声咳嗽很轻,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在这死寂的殿中荡开了一圈令人不安的涟漪。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