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她成了权臣黑月光阮凝玉 > 第682章 有恃无恐(第1页)

第682章 有恃无恐(第1页)

书瑶从外间进来的时候,便见男人早已不在原来那把圈椅上,而是走到了黄花梨面盆架,从银盆里舀水,洗了一把脸。

秋日寒水浸得人神经发颤。

谢凌的眉峰与眼睫都挂着水珠,从晃动的波光里,他看见自己映在水面的倒影。唇角紧抿,如新磨的刀锋。

而后他便用边上的绢帕擦了擦手,步入了内室。

他如常执起朱笔批阅公文,这些日子江南军情急报如雪片般堆满御案,慕容晟对此一窍不通,全数推给内阁票拟。而内阁又给他这个江南总兵施加。。。。。。

夜雨重临归晚楼,檐角铜铃在风中摇晃,叮当如诉。阮凝玉坐在窗前,手中摩挲着那卷从慈恩庵带回的帛书,火光映照下,齐青寂的字迹依旧森冷刺骨。她已将“寒梅计划”全盘呈递御前,皇帝震怒之下密令彻查,然真正令朝野震动的,是随后自边关传来的急报:**三州粮仓同时起火,疫病随难民流蔓延,死者口吐黑血,脉现青斑??正是古籍所载“玄霜瘟”的征兆。**

她早知他会死而不休。

谢凌派来的密探跪在堂下,声音低沉:“大人已封锁疫区,但民间已有传言,说这是‘逆女招祸’所致。有人张贴匿名榜文,称阮氏女子擅奏凤鸣之音,惊扰天地,才引来灾厄。”

阮凝玉冷笑:“他们怕真相,便造谣言;怕人心觉醒,就污蔑天命。”她起身披衣,“备马,我要去疫区。”

“不可!”老管家扑通跪地,“小姐,您如今身份不同,若染上此病……”

“若我不去,谁去?”她打断道,“母亲曾为百姓舍命,我岂能贪生避祸?况且??”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内室帘幕之后,“晚照昨夜梦魇,反复念叨一句话:‘姐姐别走,黑雾会吃人。’”

她没说出口的是,那一声“黑雾”,与帛书中提及的“玄霜散”制法暗合??以毒草混入香灰,焚于夜风之中,悄无声息侵蚀肺腑。而施术之地,往往选在寺庙道观、城门钟楼等高处风口。

翌日清晨,阮凝玉率医队启程。队伍中有六扇门精锐伪装成药商脚夫,暗携解毒秘方;也有归晚楼培养多年的女医,专司救治妇孺。她们打着“明心义诊”的旗号,沿途施药放粥,每到一地,必先焚香净街,用雄黄、艾草与朱砂混合封住井口与通风口。

行至衢州境内,忽见一群孩童围坐路旁,齐声吟唱一首陌生童谣:

**“梅花开九枝,黑月照宫帷。

谁吹凤鸣曲,谁把山河摧?”**

歌声稚嫩,却字字如针扎心。

阮凝玉勒马停驻,问其中一名小女孩:“这歌是谁教你们的?”

女孩怯生生抬头:“一个戴面纱的婆婆,她说唱得好,就给糖吃。”

她心头一凛。这绝非民间自发传唱,而是精心编排的心理攻伐??将她塑造成灾祸源头,动摇民心,为下一步动乱铺路。

当夜宿于驿站,她召来随行文书官,命其誊抄《云香秘录》第三卷节选,并附上母亲手书原文,连夜刻印千份。次日清晨,她在城中心设台讲学,召集乡绅百姓,亲自宣讲当年云香楼如何被构陷、阮氏如何蒙冤、齐青寂如何伪造血脉、操控江湖与朝堂。

“你们以为我是黑月光?”她立于高台,素衣胜雪,声如清泉,“可真正吞噬光明的,是那些藏在朱门后的谎言,是那些披着忠臣外衣的豺狼!”

人群寂静片刻,忽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就在此时,一名乞丐模样的男子冲出人群,扑倒在她脚下,嚎啕大哭:“夫人……我是当年栖梦园的小厮!我亲眼看见柳含烟带着人往香炉里掺药粉,说是‘净化人心’!我还记得她说:‘只要百姓信鬼神不信官府,乱局自成。’”

阮凝玉扶他起身,声音颤抖:“你还记得其他据点吗?”

“有!杭州净心寺的地窖,藏着大量药包;金陵秦淮河畔的望月楼,每逢十五便有船只靠岸,交接铜牌与密函!还有……还有岭南那边,据说有个叫‘影阁’的地方,专门训练孩子背诵反诗!”

线索如蛛网展开,阮凝玉立即修书六扇门总部,请谢凌彻查净心寺与望月楼。至于影阁……她望向南方,眼中燃起决意。

数日后,疫情稍缓,但她并未返回京城,而是悄然改道南下,直奔岭南腹地。这一次,她不再是以姐姐的身份寻亲,而是以阮氏正统继承者的姿态,斩断最后一根毒脉。

进入深山那日,天降浓雾。向导是个哑巴老猎户,只用手势比划:此处禁地,百年前曾是阮家祖坟所在,后因风水遭破,被朝廷封禁。而“影阁”,就建在旧墓道改建的地下石窟之中。

深夜抵达山脚村落,阮凝玉扮作游方郎中入住村舍。夜里辗转难眠,忽闻隔壁传来琴声??不是寻常曲调,而是《凤鸣吟》的变奏,节奏紊乱,似有人强行模仿却不得其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