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红楼之扶摇河山百度百科 > 第八百八十七章 同骑共妖娆(第1页)

第八百八十七章 同骑共妖娆(第1页)

神京,大理寺官衙,杨宏斌官廨。

杨宏斌看着案上摊开的手绢,里头放着暗红干瘪的吃食,散发了淡淡腥膻气息。

多日来的探查和猜测,终于得到明确的印证,他脑中飞快整理思绪,将前因后果进行整合

。。。

晨光初透,海面如碎金铺展。扶摇号缓缓停泊于金洲岛残垣之外,舰身轻晃,似在倾听海底深处那些未曾安息的魂灵。元春立于甲板最前,风卷起她素色长袍的下摆,露出靴筒上一道旧疤??那是十年前追捕空明弟子时,被淬毒匕首划过的痕迹。如今伤已愈,可每当阴雨连绵,仍会隐隐作痛。

她手中握着一封泛黄信笺,字迹清峻有力,出自萧衡之手。信中只有一句话:“若你读到此信,说明我终究未能活着走出那场大火。”落款日期是自焚前夜。这封信藏在水晶棺椁底部暗格,直到三日前才被周婉儿偶然发现。信纸边缘焦黑,仿佛真曾经历烈焰焚烧,却奇迹般未毁。

“他早知道自己会被背叛。”元春低声说,声音几近呢喃,“也知道你会选择活下来。”

身后脚步轻响,萧衡缓步而来,青衫依旧,眉宇间却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三年休眠唤醒后,他并未重返朝堂,而是以顾问身份参与“天衡系统”迭代工程。如今的天衡不再只是律法之眼,更成了民生脉搏的感知器??它能预判干旱、追踪粮价波动、甚至识别某条小巷连续三个月无人清扫,便自动派工处理。

“你不该看那封信。”他说,站到她身旁,目光投向远处石碑,“有些真相,埋得深些,对活着的人更好。”

“可我们不是一直都在挖真相吗?”元春转头看他,“从梅花帕到铜钟,从血祭到龙脊阵,哪一步不是踩着腐烂的秘密前行?若连直面过去的勇气都没有,又谈何扶摇河山?”

萧衡沉默片刻,忽然一笑:“你说得对。我只是……怕你背负太多。”

话音未落,通讯器突震。周婉儿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罕见的迟疑:

>“元首,我们在西山佛塔废墟地下三十丈,发现了新的密室。里面没有尸体,也没有经文,只有一面镜子??和您宫中那面‘律衡镜笼’一模一样,但年代更为久远。更奇怪的是,镜面始终蒙着雾,只有在子时三刻才会浮现影像……刚刚,它显出了您的脸。”

元春眸光微动:“什么时候开始的?”

“整整十年。”周婉儿顿了顿,“从您登基那天起。”

空气骤然凝滞。海风似乎也停了一瞬。

“这不是空明的手笔。”萧衡低声道,“这是‘癸酉预言’真正的源头??一个比白莲社更古老的存在。他们不是在等待圣裔归来,而是在监视每一个可能改变秩序的人。”

元春闭目,脑海中闪过无数片段:八岁少年睁眼唤她名字的那一瞬;莲笙母亲投井前最后回望宫门的眼神;还有那一枚带血铜钱,在袖中冰冷如刺。

“带我去。”她睁开眼,语气平静,“我要亲眼看看,这面镜子想告诉我什么。”

三日后,京城地底。

废弃佛塔之下,新掘出的甬道幽深曲折,壁上刻满星图与干支纪年,竟与《河图》《洛书》残卷完全吻合。尽头处,青铜рам嵌着一面椭圆古镜,镜框雕着九条盘龙,龙口衔珠,珠中流转紫光。

元春独自走入室内,身后石门轰然关闭。

刹那间,镜面雾气散开,映出的却非当下容颜,而是十五年前的少女??彼时她尚为贵妃,尚未执掌权柄,正跪在冷宫角落,为一名濒死宫女合上双眼。那宫女手中紧攥半块玉佩,纹样正是宁国府世子贴身之物。

影像一闪而过,继而浮现另一幕:大雪纷飞,一座荒庙内,年幼的莲笙蜷缩在草堆里,外头传来打骂声。门被踹开,一名老尼强行将她拖走,口中念诵:“癸酉年生,阴月阴日,血启归墟,万灵俯首。”

画面再转,竟是萧衡在火场中写下遗书后,悄然将一枚芯片植入自己胸腔,随即引火自焚。火焰吞噬躯体之际,他的唇动了动,似在说:“等她需要时,我会回来。”

最后,镜中出现一行血字:

**“衡非秤,因秤可倾;心非衡,因心易偏。唯律与民共生,方成不倚之极。”**

元春怔立良久,指尖轻触镜面,冰凉刺骨。

“原来你们一直在试炼我。”她喃喃道,“不是考验忠奸善恶,而是看我会不会把权力当成神位来坐。”

就在此时,镜面突然剧烈震荡,裂开一道细纹。一股强大吸力自其中涌出,仿佛要将她的意识抽离。她猛地后退,只见镜框九颗龙珠逐一熄灭,唯有中央一颗仍闪烁微光。

“不好!”外面传来周婉儿急喝,“镜中有活体神经组织!它是用真实人脑构建的记忆容器,每隔十年就会寻找宿主进行意识转移!刚才那些影像,根本不是记录,是筛选!”

萧衡冲至门前,用力拍击机关:“快出来!它想让你成为下一任‘守镜人’??永远被困在这具躯壳里,替他们观察世间兴衰!”

元春却不慌乱,反而笑了:“如果我不进去呢?如果我把镜子砸了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