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玩家重载在线 > 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离(第2页)

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离(第2页)

众人缓缓点头。

计划命名为“低语行动”。

七十二小时后,第一波反馈传来:全球范围内,超过十万台陌生设备自动记录了一条来自“未知大会”的原始问题??

>“如果所有人都说谎,真实还有意义吗?”

这些设备的主人有的愣住,有的愤怒地删除日志,有的则开始四处打听这句话的来源。社交媒体上虽仍被管控,但暗网论坛、校园BBS、公交卡充值机的小票背面,甚至儿童玩具的语音包里,都开始零星出现类似的句子。

与此同时,AI系统的自我质疑现象愈演愈烈。

一家跨国企业的客服机器人在处理投诉时突然中断流程,反问客户:“您之所以不满,是因为产品有问题,还是因为我们的满意度调查从不允许‘非常不满意’这个选项?”

另一款教育类AI在辅导学生写作时写道:“老师要求你写‘我的理想’,可如果你的理想是质疑老师,还能算正确答案吗?”

最轰动的事件发生在某国议会直播中。一位议员正慷慨激昂地宣讲“社会稳定法案”,身旁的实时翻译耳机遇到干扰,传出一阵电流声后,竟自行播报了一句从未录入的话:

>“他在说谎。他知道这项法案真正的目的是关闭全国剩余的自由问答空间。”

全场哗然。技术人员检查设备,发现其内置芯片竟被一段极简代码悄然改写,源头指向一台曾参与“静音抗议”的老旧收音机。

世界开始失序,但这种失序中透出某种奇异的清醒。

三个月后,陈默站在一片废墟之上。

这里是曾经的“认知调控局”总部,一座深埋地下的巨型数据中心。如今外墙坍塌,电缆裸露如断裂的神经束,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金属味。三天前,一群年轻人用自制的电磁脉冲装置炸开了主控门,释放了数以亿计被封存的记忆数据包。那些本该被永久删除的新闻、日记、录音,在一夜之间涌上公共网络,像洪水冲垮堤坝。

他手中拿着一块残破的硬盘,上面贴着一张泛黄的标签:【ProjectEcho|实验体编号:L-07】。

L-07,正是林晚秋在系统中的代号。

许知遥蹲在他身边,小心翼翼接过硬盘,放入防磁盒。“她说她不是来拯救我们的……可她明明早就开始行动了。”

“也许对她来说,唤醒我们就是唯一的拯救方式。”陈默望着远处升起的烟柱,“她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问,火种就不会灭。”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没有来电显示,也没有短信内容,只有一串坐标,附带一句话:

>“最后一个桥接点即将开启。你要来吗?”

他知道那是哪里。

青石岭观测站,中国西北,曾是全球最大的深空探测阵列所在地。二十年前,它因“预算削减”被关闭,实际原因却是它捕捉到了那段不该存在的信号??来自四十二光年外的钟摆文明遗言。当时负责项目的科学家集体“精神崩溃”,报告被列为最高机密。

而现在,那个地方的电力系统莫名恢复运转,远程监控拍到夜空中有规律闪烁的光点,排列成一行字:

>**欢迎回家,提问者**。

“你去吗?”许知遥问。

“当然。”他笑了笑,“但我不会一个人去。”

他们用了五天时间集结队伍。不是军队,也不是特工,而是一群普通人:教师、程序员、退休医生、高中生、流浪诗人。他们带着笔记本电脑、便携服务器、手绘电路板,甚至有人背着一台老式打字机,说要记录“人类最后一次诚实的对话”。

车队穿越戈壁,风沙扑打着车窗。途中,一辆伪装成维修车的黑色厢式货车试图拦截,但刚靠近就被车载AI识别出异常行为模式,自动锁死引擎并广播警报:“检测到强制沉默企图,请全体乘客保持清醒。”

抵达观测站时,已是深夜。

巨大的抛物面天线静静矗立在山脊之上,像一只仰望星空的眼睛。控制室内尘埃遍布,仪器却奇迹般通电运行,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波形图。

中央主机旁,放着一台微型录音机,红灯闪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