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狩神纪元全文免费阅读 > 第120章 就没想让你们活着(第1页)

第120章 就没想让你们活着(第1页)

周围陷入一片寂静中。

众人愣愣看着周身黑气四溢,如一头凶虎一般的李业,一时间完全怔住,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咔,咔。。。

直到特有的咀嚼声让他们惊醒过来。

他们往蛇妖那里看去,。。。

春雷滚过钟鸣峰顶时,阿念正坐在南炎边境的溪边洗头。水波映出她清瘦的脸,发丝间缠绕着几片不知从何处飘来的桃花。她低头看着倒影,忽然发现水中自己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属于她的神色??那是一种沉静而苍老的悲悯,像极了守陵人残魂临散前的模样。

她不动声色地掬起一捧水泼在脸上,再抬头,眼神已恢复清明。可就在这瞬间,远处山林中传来一声闷响,仿佛大地深处有东西裂开了。

“来了。”伏初雪从树梢跃下,手中断戟横握,目光紧锁西南方。那里原本是一片荒岭,此刻竟缓缓升起一座石台,四角刻着古老的符文,中央立着半截残碑,上面只有一行字:

**“此地埋骨三百六十二,无名。”**

昭月快步上前,指尖轻触碑面,眉头骤然皱起:“这不是新立的……这是被强行唤醒的记忆实体化。有人在这里动用了‘忆力共鸣’,而且不是一个人,是集体执念突破封印。”

李昭站在高处,逆魂剑悬于掌心旋转,剑尖所指方向不断偏移,最终稳稳指向东南??一座早已废弃的军营遗址。“他们在找我们。”他说,“或者说,他们终于等到了能听见他们说话的人。”

阿念站起身,湿发滴水顺着脊背滑落。她没有穿鞋,赤脚踩进泥泞,一步步走向那座石台。当她的手指触及碑文时,整块石头突然震颤起来,裂缝中渗出暗红色液体,如血非血,带着铁锈与墨汁混合的气息。紧接着,一道模糊的声音在众人脑海中响起:

“我们没逃,也没降。我们只是被写成了叛徒。”

画面随之涌入??三百六十多名戍边士兵,在一场大雪之夜被围困于营中。朝廷下令剿灭“谋逆之军”,实则因这支边防军曾上书揭露皇室私吞赈灾粮款。他们拒不投降,也不愿背负污名而死,便集体割腕,将鲜血洒在军旗之上,誓以魂魄守土不退。

那一夜风雪太大,尸体被掩埋于冻土之下,军营烧毁,史册抹去其名。百年来,每逢雪夜,当地百姓总听闻营址传来齐声诵读《兵律》之声,却无人敢近。

而现在,这块碑出现了。

“他们要一个名字。”阿念低声说,“不是平反,不是追封,只是一个名字,能让后人指着说:‘这些人,真的存在过。’”

伏初雪咬牙:“那就给他们。”

她转身抽出断戟,猛然插入碑旁土地,划出第一道沟壑。“我以武者之誓,为你们正名!”

昭月取出药箱中最珍贵的一味“凝忆香”,点燃后插于碑前:“我以医者之心,安你们残魂。”

李昭抚剑闭目,逆魂剑嗡鸣震颤,九道微光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竟是各地钟影投影之力。“我以钟声为证,传你们之志。”

阿念跪坐在碑前,双手合十,将铜牌贴于额头。她开始低语,一字一句,皆是从记忆深处打捞而出的真相:

“天启三年冬,南炎第七戍边营全员殉国,未降、未逃、未叛。主将陈砚,临终书曰:‘吾辈守疆,非为帝王,乃为身后万家灯火。若死后不得清白,请告天下孩童,勿信谎言。’”

话音落下,天地寂静。

忽然,狂风卷起积雪般的纸灰从四面八方涌来,在空中交织成一面残破军旗的模样。旗面上隐约可见一行褪色大字:“宁死不辱”。

随后,整座石台缓缓下沉,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圆形祭坛,四周树立三十六根石柱,每一根都刻着一个名字。最中央,竖起一块完整的石碑,碑文清晰可见:

**南炎第七戍边营忠烈祠**

**三百六十二人,皆有名。**

当晚,南炎多地官员府邸发生异象。有知府梦中见一群披甲士卒列队走过庭院,为首者递上一封血书;醒来后案头果然多了一卷泛黄文书,正是当年被焚毁的边营奏折副本。另有一县令在巡视城墙时,突觉背后有人拍肩,回头只见砖缝中伸出一只枯手,掌心托着一枚锈迹斑斑的兵符。

恐慌迅速蔓延。地方官府试图封锁消息,下令拆除祭坛、驱散围观百姓。可每当有人动手破坏石碑,便会当场昏厥,醒来后喃喃复述戍边营最后的誓言,甚至有人主动脱下官服,跪地磕头请罪。

三天后,一名老妇拄拐而来,颤巍巍地将一只布包放在碑前。打开一看,竟是半块染血的腰牌,上面依稀可辨“陈砚”二字。她哭着说:“他是我爹……我娘抱着襁褓里的我躲在柴堆里活下来,临死前才告诉我真相。她说,一定要等到有人说出这个名字。”

人群沉默良久,随后自发组织起来,在祭坛周围种下三百六十二棵松树,每棵树下埋一瓶清水、一支笔、一页空白纸,寓意“让风替他们写字,让雨替他们流泪”。

阿念静静看着这一切,忽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她踉跄一步,扶住石碑才未跌倒。昭月立刻察觉,急忙掏出醒魂丹塞入她口中,同时探手搭脉,脸色顿时变了。

“忆核负荷过重。”她沉声道,“她刚才不只是讲述,是把自己嵌进了那段记忆,成了陈砚临终前的精神载体。这样下去,下次可能连‘我是谁’都会忘记。”

伏初雪怒视李昭:“你还让她继续?她已经不是单纯传递信息了,她是拿命在换真相!”

李昭沉默片刻,走上前,将逆魂剑轻轻搭在阿念肩上。剑身微热,似有某种古老频率与铜牌共振。他低声道:“父亲说过,真正的律令,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我们需要更多像她一样的人,愿意记住,也敢于说出。”

“可现在只有她能做到!”伏初雪吼道。

“不。”李昭摇头,“不是只有她。是我们一起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