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些中二感满满的称呼——香江赤龙、现代麒麟儿……真是充满了地域特色。
“还是『帝国破坏龙比较威风。”
若真有日媒称他为“帝国xx”,这帝国指的也是带英。
反向收购何氏的言论更是狂妄且可笑,我唯一上市的公司是和记黄埔,老子有绝对控股权,你拿头来收购?
真以为日元万能了?
除此之外,便是一系列的邀约——多家媒体希望採访,富士台的节目,以及……索尼社长盛田昭夫的私人邀约?
他跟索尼的合作就那么一次,港澳台那点小市场,值得盛田昭夫那么关注?不可能。
是想以香江为跳板,全面进入大陆市场?还是看上了心臟支架,想趁此机会进军医疗器械行业?
索尼的生意做得很杂,歷史上也是在80年底全面进军大陆市场,所以两条都有可能,或者全都要!
这么多家媒体想採访,那就开个记者会吧,又可以愉快的懟人了。
跟山口百惠一起游玩东京,三浦友和不会吃醋吧?
话说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也是个挺有意思的人。
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和电影部门,是盛田昭夫一手主导的。虽然那时他已不再担任社长,但依然在董事会里说一不二。
盛田昭夫之所以执意发动收购,更多的是出於个人情感,也就是前文提过的那种“狂热”,而非理性的商业考量。
后来的事实证明,收购cbs唱片很赚,收购电影部门嘛……就显得人傻钱多了。
盛田昭夫的这种“狂热”心理,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在酒店稍作休整后,何言超首先来到了自家的諮询公司樱前瞻。
这是一家小公司,只有四十几名雇员。因为有何言超这个穿越者在幕后规划,公司的諮询和投资业务都做得相当不错。对於此等规模的小公司而言,盈利能力堪称恐怖。
有人可能会问:諮询公司也做投资?
答案是:当然!
这个时期的日本,下到家庭主妇,上到跨国大公司,都在搞投资,赚钱太容易了,泡沫就是这么吹起来的。
“社长,您要的资料已经准备好了。根据您的指示,我们筛选出了三十七家高危上市公司。”
日本经济现在的態势十分好,美联储本轮持续加息,对日本经济的整体影响不算大。但对於那些激进扩张,甚至高槓桿投机的公司,將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去年美联储一宣布加息,何言超就命令樱前瞻筛选那些財务槓桿极高,实际盈利能力与股价严重脱节的高危公司。
等到美联储持续暴力加息,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这些企业必然爆雷!在大牛市做空更容易,再多空单都有韭菜接盘,关键是找对目標。
这三十七家高危公司,属於近期就能开採的金矿。借“美元潮汐”镰刀,割日本韭菜,何乐而不为?
“很好。”何言超用流利,但不算太標准的日语道:“持续关注这些公司的財物状况。美联储再加两轮息,就可以开始分散、隱秘地建立空头头寸,或购买看跌期权。”
“当然了,日本经济整体是向好、看多的。公司的投资重点,依旧是加槓桿配置金融、地產巨头、出口龙头。同时留意市场上狂热炒作的『概念股,快进快出,赚一波就走,不要贪心。”
“嗨依!社长英明!”
当然英明了,樱前瞻这些年的投资就没失手过。
员工们都形成路径依赖了,公司投什么,他们就跟著投,个个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