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摔摔倒碰了,既不知痛,也不会哭,哪怕易慎终专门逗她,她也不会笑。
至于惊讶、好奇、疑惑、恼怒等复杂情绪,他从未在无瑕脸上见到过。
最关键的是,她似乎是天生哑喉,不会说话。养育五年,就没听过她发出过声音,哪怕一声惊呼,一声啼哭都没有。
易慎终摆弄完灵草后,又捧起《道藏》,坐在小院里出声诵读起来。
这是他修行多年的习惯,当年练气后期的他,正是因为通读《道藏》而悟道,得以筑基,从此之后,《道藏》一书从未离身。
“无瑕,为师今日继续给你读《太上感应篇》,有的修士修法,有的修士修术,但是为师修道,主要修心,你年龄虽小,但也要认真听好。”
易慎终对着呆坐一旁的女童认真说道,尽管女童从未有过回应,可他依然絮叨不停。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易慎终捧卷沉吟,摇头晃脑片刻,又接着诵读起来。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突然,一声清脆童声从易慎终身后传来。
“师父,何为善恶?”
易慎终吓了一跳,连忙扭头看去,声音正是从自己女徒处传来。
“无瑕你……你会说话?!”
易慎终喜不自胜,抱起女童转了数圈。女童似乎被师父的喜悦感染,粉嫩的小脸也有了一丝变化。
“至于何为善恶?”
易慎终满脸笑意,开口道:“善恶是天地之两极,人心之两端。善能滋养万物,德润世间,恶则相反。”
小女童目光澄澈,似疑非疑,又开口问道:
“师父前几日讲过,善恶非定,常随心性而异。那人心善恶如何断定呢?”
易慎终心中更是万分惊喜,他万万没想到,无瑕竟一直在认真听自己读书,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女徒心思通透,区区五岁,便能有这般思考。
他按住心中喜悦,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开口道:
“人有善有恶,时善时恶,最为复杂。《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面临考验时,选择善行,人心便是善的;选择恶行,那人心自然也是恶的。”
允无瑕看着师父微皱的眉头,她努力挤着眼睛,也学着皱起眉头,勉强摆出一副疑惑表情,继续问道:
“若没有考验呢?”
易慎终眉头一舒,哈哈笑道:“怎么会没有考验?人活在世上,处处皆是考验,为人处世,言谈举止,皆是人生大考,所以君子要慎独,更要慎终如始。”
允无瑕点点头,得到满意回答后,她粉扑扑的脸上有了动作,似乎是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可她脸上肌肉挤在一起的样子,似笑似哭,实在怪异。
“哈哈哈,慎终叔,这小妹妹怎么连笑都不会?”
这时,一少年带着清亮笑声,快步走进慎独院。
易慎终闻声,脸上露出惊笑,随后立马严肃起来:“青云,你怎么有空来族叔这儿?掌门交代的修行功课你且修完了?”
允无瑕朝门口看去,只见一白衫少年立在院门,约莫十岁左右,通体灵光,熠熠生辉。
易慎终放下《道藏》,朝少年招手致意:“来,青云,让族叔我看看,开脉修行顺利吗?”
少年嘿嘿一笑,蹦跳向前道:“叔,你侄子我可是天才,开脉纳气有什么难的?自拜师掌门以后,这段时间,掌门师父夸了我不知道多少次。”
易慎终闻言,欣慰地点点头,随后又严肃嘱咐道:“《道藏》有言,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青云你可不能骄傲翘尾巴,掌门收你为徒,自然是因为你天资卓绝,但若你修行不认真,犯了大错,小心掌门逐你出门!”
少年不屑一顾道:“慎终叔就知道吓我,我那仲师兄犯了不知多少错,也没见掌门逐他出去,怎么偏偏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