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唐朝岭南诗人 > 004 计议上(第2页)

004 计议上(第2页)

再想深一层,自从五年前大病痊癒后,似乎自己的二弟总能给人带来惊喜。

刘隱看著刘台,若有所思,接著点点头欣慰讚赏道:“內外结合,威抚並用,防患於未然,二弟这对策相当老道。足见二弟对兵家一道也颇有见地啊!”

“愚兄以为,你这以快制慢,已经有几分当年黄巢奔袭岭南的神韵了。”

“往日父亲常言元达有勇略,多有夸讚,今日观之,元达不仅於此啊!”

“甚好甚好!为兄多一帮手矣!”

言语间颇为高兴,连刘台的表字都带了出来。

刘台听到刘隱提到黄巢,不禁心下一突,连忙谦虚道:“大兄谬讚,快终不如稳。”

接著顺势站起来拱手表態道:“弟愿做大兄手中的陌刀,为兄前驱,扫平四方!”

献策当然重要,亮明姿態,让刘隱早早知道我已经摆正位置,更是重要。

刚才臥室里韦氏嘱咐刘台要配合好刘隱,暗含的用意也在於此。

况且刘台本就想好了自己的定位,绝不想创业未成,却酿成兄弟鬩墙之祸。

內部团结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力量。这很重要!

“坐下说话坐下说话,你我兄弟私下计议,无须多礼。”刘隱起身將刘台按回了座位。

刘隱心思何其敏锐,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听出了刘台话里话外隱含的意思,心中不由既是高兴又兼有些无奈。

高兴是因为自己的二弟是个明白人,这能省去很多麻烦,毕竟自己很珍惜兄弟之情。

无奈是因为自己刚才说的多一帮手,確实是真心实意,全然没有敲打二弟的意思。

不过心里也还有丝丝自惭——方才自己提到黄巢,也很难说没有特別的意味在里头。

刘隱不禁有些悵然若失。所谓慈不掌兵,想要做领袖的人,是否都会这样呢?

刘隱收起自己的小情绪,站在刘台身侧,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发自肺腑地道:“二弟心思,为兄自是明了的。”

“我们刘家终究是外来户,父亲能在岭南攒下这份基业著实不易。”

“但只要你我兄弟勠力同心,我相信我们必然能將这份基业发扬光大!列祖列宗们在天有灵,也定然会感到欣慰!”

感受到刘隱的真情实意,刘台也动情道:“兄长所言甚是!我相信我们必然不会辜负父亲的心血!”

刘台自幼身子弱,刘隱作为大兄向来多有照顾,兄弟二人本就感情甚篤。此番两人互表心意后,都感觉彼此间更加紧密了。

刘隱收回手,摸著腰间玉带,在房中来回踱了几步,问道:“依方才二弟所言,內外各需一人统领,不知二弟心中可有人选?”

刘台刚要答出,突然心念一转,想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时,周瑜和诸葛亮共同定计用火攻的故事。

遂笑著答道:“想来兄长心中必然亦有人选,既如此,与其宣诸於口,不如你我二人各自將人选写在纸上,看看我们所想是否一致。”

“大兄意下如何?”

刘隱闻言略愣了一瞬,显然刘台此言出乎他意料,但也勾起了他的兴趣。

於是抚掌哈哈笑道:“二弟此议甚妙!就这么办!”

二人来到书案前,只见刘隱取了父亲常用的紫毫笔,刘台则取了狼毫新笔。

兄弟俩相视一笑,蘸上墨水,各取了纸张放到身前,伏案写下人选。

兄弟俩的笔锋在宣纸上沙沙游走,烛火將两道影子投在书案背后的《岭南风物誌》捲轴上。

须臾,两人吹乾墨跡,提起纸张,各自向对方展示。

只见刘隱纸上写著:內—陈璫,外—苏章,而刘台纸上写著:內—苏章,外—陈璫。

两人人选一致,却正好內外相异!

细看二人所写,刘隱的字凝重沉稳,工整如印版,刘台的行草却铁鉤银划如刀剑纵横,“陈璫”的最后一笔更是如同要將纸生生劈开。

兄弟俩不约而同选择这两人,自然是有原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