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什么都说不出来。
因为此刻,他不是jump的总编,他只是一个被故事本身的力量狠狠击中了的普通读者。
……
当这一话,正式刊登出来时。
整个日本的读者圈,彻底沸腾了。
那一周,jump编辑部的电话第一次因为一个“反派”角色被打爆了。
“喂!编辑部吗?!求求你们了!一定要让三井回来啊!他不是坏人!他只是迷路了而已!”
“我是一个三十岁的上班族,我曾经也像三井一样,放弃过自己的梦想。看到这一话,我哭得像个傻子。
谢谢你们,谢谢井上老师,让我找回了重新开始的勇气。”
“教练,我想打篮球……”
这句台词,像病毒一样,迅速地在全日本的校园、公司、甚至居酒屋里蔓延开来。
它成了一句暗號,一句只属於那些心中有遗憾,但也仍有热血的人们的共同语言。
在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件中,一封来自一个小女孩的信,让整个编辑部的编辑们都红了眼眶。
“……我是一个女孩,我看不懂篮球。
但看到三井跪下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我那个三年前离家出走,至今不肯回头的混蛋哥哥。
我把这一期的jump,连同我写的一封信,一起寄给了他可能在的那个城市。
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收到,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看。我只是想告诉他,家里,还有人在等他回来……”
jump的销量因为这一话,歷史性地突破了六百万册大关。
而在那堆积如山的读者来信中,jump总编后藤良昭,看到了一封最特別的信。
信封上,没有署名。
信纸上,也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东京少年管教所里,一群剃著光头,穿著囚服的少年。
他们並排跪在篮球场的地板上,对著镜头,哭著,笑著,用尽全身的力气。
每个人的口型连起来,刚好是一句话,“我想打篮球”。
后藤良昭看著那张照片,眼眶竟也有些湿润。
他靠在椅子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他看著窗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藤原星海那张年轻的脸。
恍惚间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给的忠告,“请务必不要修改井上雄彦的剧情。”
“原来,他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这一幕吗?看到了一个不良少年跪地哭泣时,所能引爆的整个时代的情感……”
繁星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手冢pro的专线。
“……喂,是井上老师吗?”他的声音里,带著前所未有的敬意。
“关於《灌篮高手》的后续……”
“请您,务必,按照您自己的想法画下去。”
“我们jump编辑部,將无条件地支持您所有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