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汴京探案手札 > 3第 3 章(第2页)

3第 3 章(第2页)

“韩大人,民妇来还伞。”她给了伞,却没走,很明显是有事。

韩雨钟眼底浮上一丝笑意,问她:“可是遇到什么麻烦?”

骆抒忍着羞耻,嗓音细细的,“韩大人请恕民妇冒昧,昨日听客栈掌柜说,若民妇想留在汴京长住,赁房事宜需得官府作保,这才厚颜寻韩大人帮忙。”

原来如此,韩雨钟开口,声线温和,“汴京浮客众多,不少人想在本地赁房,此事本归汴京府曹管辖,你去的话少不得要排许久才行。我这里帮你写个帖子,总要饶上一点时间。”

韩雨钟想的是,陈留县衙渎职险些酿成冤案,若连申冤者都流离失所,岂非官府的过失?

他这样妥帖,骆抒更加羞恼,“这如何使得,韩大人为我洗冤,民妇已经感恩不尽。如今还要请韩大人办事,我……”

最后一句话囫囵不清,连自称已忘了。

韩雨钟倒没想这许多,他只是想帮衬她一把。得道者多助,骆娘子又有勇毅之心,这是出于道义,无关风月。

他正色,对骆抒讲道,“天下恶人多,但好人也多。出门在外若是得人好心一助,事情会顺的多。”

“而且,我既已说了有事便来找我,自然不是虚言。”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骆抒再不好推辞。她在心里默默想,以后还得祝祷韩大人仕途通达才是。

她忍不住去瞄韩大人俊秀的侧脸,见他眉目清俊,鼻梁高挺……骆抒急急转过脸去。

看她如此不自在,韩雨钟自省有无失礼之处。骆娘子毕竟是女子,别在不经意间慢待了人家。

韩雨钟几下里写了帖子,骆抒再三谢过,便匆匆去往汴京府衙了。

他说的没错,汴京人太多了。

府衙内来来往往,竟都是想在汴京扎根的人。要是能住进汴京城,子孙后辈都可自称本地人了。

为了赁房来办事的人也不少,骆抒在人群中听了一耳朵,那府曹们问得可细。

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几口人、几亩地,做什么营生,为何上京等等,跟骆抒在公堂上受的询问也不差多少。

她虽拿了帖子,也照例排着,顺便将这些问题都在心里默了一遍。

可别出什么错才好,省得辜负韩大人一番好心。

轮到她时,那府曹一看帖子,并没问前头这些问题,而是好奇地打量她,这帖子里写的是“此妇陈留骆氏,上京申冤一案已结,身世清白,可询审刑院。

别是自己看错了,眼前这位女子分年纪不大,看着柔柔弱弱,还能上京申冤?

他说,“既然有人为你投状识认,那就可免了问询。那这不是为你作保,日后你若要长住,还是得寻到作保的人才是。”

骆抒哪里知道府吏在想什么,只记得韩雨钟吩咐她的话,便回答府曹,“民妇省的。”

府吏核查完,没再说什么,照规矩给了骆抒一份凭证。

凭证到手,骆抒便觉安心。她有手有脚,难道还寻不到作保的人和挣不到赁房的钱吗?这汴京城这么大,就像韩大人说的,怎么不能活呢。

她打听过这汴京城的行市,都是一行一街,像她做惯的布行生意就聚集在马行街、潘楼街上。

路过潘楼时,乡下人骆抒惊叹不已,怎么会有如此宏大的酒楼,怎么会如此繁华的所在。

朱漆雕楼,青瓦覆顶、彩画匾额挂满了整个外身,四周的红纱灯更是精美非凡。

怪不得有那么多人都想留在汴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