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潮汐回响短剧全集播放 > 第20章 普罗米修斯(第2页)

第20章 普罗米修斯(第2页)

「2014-2017年,普罗米修斯一期项目实现了三大主要突破:」

「1。地质预警:通过生物声波与海底磁异常关系的量子计算,提前预测7级以上地震一次,7级以下地震及余震26次,减少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270亿美元;」

「2。生物医疗成果:基于海底声波参数开发的“神经共振疗法”,在临床中有效使得阿尔茨海默症小鼠记忆恢复61%。」

「3。生态-地质关联性成果:解析了蠕虫声波频率偏移与海底磁异常的对应关系。经测试,该类生物通过声波“采集”地壳应力释放的能量,此发现将生物学行为与海洋地质动力学直接关联,为地震预测与矿产资源定位提供跨界研究切口。」

后面是大量的实验日志,包含了详细的数据和实验结论,这厚厚一本资料,从大约三分之一篇幅起就全部都是附录了,甚至还有不少政策杠杆和政府合作的备忘录。

童昭珩放下这一本,把手电咬在嘴里,做贼心虚地抬头看了看门外,又快速翻开距今更近的一本册子。

「实验日志(LogNo。143):AI误判混沌信号为“意识体”(2016。12。24)」

「事件还原:量子计算机“深海之心”运行地壳应力模拟时生成异常数据流,AI翻译模块将混沌信号误编码为类脑电波图谱(误触发意识检测协议)。」

「误判证据:所谓“意识信号”实为板块摩擦声波与量子噪声的叠加产物。」

「人工复核显示,信号无信息熵特征(香农熵值0。07,人类语言基准≥1。2)。」

「改进措施:禁用AI的拟人化信号翻译功能,改用纯物理参数量化输出。」

信息熵是什么玩意儿,香浓值又是什么,听起来像拉面的汤头,童昭珩满眼转圈圈。

他摇了摇头,努力眨眼强迫自己不要过度纠结,尽快往下看,免得又开始头痛。

「实验日志(LogNo。144):实验舱次声波共振事故(2017。02。08)」

「事件过程还原:东太平洋海隆岩浆房周期性膨胀,释放次声波(0。17Hz)。实验舱通风系统(0。17Hz为其固有频率),故而形成机械共振,引发结构裂纹。」

「数据对比:舱体震动波形vs。海底地震仪记录:相似度98。3%。」

「误判原因:团队未共享地质部门实时地壳运动数据,因信息孤岛导致误判为“设备故障”。」

「后续应对:加装次声波滤波器,杜绝共振风险;强制要求实验数据与全球地震网络(GSN)实时同步。」

童昭珩快速往后翻,均是一些小型“事故”的实验日志,虽然他不太明白其中涉及的术语,但也能感觉出来普罗米修斯项目的进展没有几年前那么顺利了,似乎“深海之心”一直在受到信号干扰、产生误判,有时是报假警报,有时甚至误把普通的地壳运动数据认作智慧生物的脑电波,这就更荒唐了。

这一本实验记录截止于2017年2月底。

还有吗?童昭珩快速在架子上翻找,但整个17年后面三个季度的资料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都没有堆放在一起。终于,他从两排架子的连接处抽出一本薄册子,上面打着PPR13-2018年的标志。

「实验日志(LogNo。145):普罗米修斯子项目:生命之火-II期临床试验(2018。01。29)」

「背景介绍:经由董事会讨论及表决通过,决定正式调整普罗米修斯项目实验方向,以生物声波参数开发的“神经共振疗法”为主要研究重点,项目编号PPR13-1。目的为早日攻克退行性病变的有效疗法,提高项目中期ROI,从而反哺其他子项目及深海之心运维成本。故此特批提前开始II期临床试验,以下为首批受试对象名单。」

下一页是实验名单,但受试患者的姓名都被涂黑了,只能看出是5人一组,一共有四组。而每一组负责的工作人员也以员工编号代表,类似:PR001、PR002之类的代号。

童昭珩一目十行地往下翻,心里不免打了个问号:怎么一个海底地质的项目就已经转到人身上去实验了?

他看得认真,完全没有注意到有人无声地推门进来了。

“你也来看看,那个女生找到一个保险箱……”

冼观忽然出声,吓得童昭珩直接原地起飞,满脸做坏事被抓包的模样,缩着脖子与他四目相对。

当冼观看清他手里的东西,话音戛然而止,眼中一闪而过晦暗不明的光。

童昭珩被他盯住,动弹不得,大脑飞速旋转要怎么解释才好,故而没有看见在平静无风的室内,自己手上的纸页竟然莫名翻动了一角,又缓缓落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