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词不达意。"林砚把笔记本电脑推过去,"想写清楚为什么停下,但怎么写都像在找借口。"
顾承淮快速浏览着最新写就的章节——那些关于创作倦怠、关于寻找真实自我的剖白。然后他合上电脑,握住林砚的手:"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可是……"
"记得你拍《暗局》时,NG了二十七次的那场戏吗?"顾承淮突然问。
林砚点头。那场戏要求他在雨中露出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笑,他试了各种演法都不对,最后筋疲力尽地蹲在雨里,差点放弃。
"当时你和王导说,需要三分钟。"顾承淮的声音很平静,"你走到监视器后面,看着回放,然后什么也没说,又回到了雨里。第二十八次,一条过。"
林砚怔住。这件事他几乎忘了,不明白顾承淮为什么突然提起。
"有时候暂停,是为了更好地继续。"顾承淮轻抚他微蹙的眉心,"你需要的是三分钟,不是解释。"
窗外飘起细雪,书房里只听得到彼此的呼吸声。林砚靠进顾承淮怀里,感受着他沉稳的心跳。这些年,这个人总是这样,在他最迷茫的时候,用最朴素的方式给他答案。
三天后,林砚更新了微博。没有长篇大论的告别信,只有一张照片:书桌上摊开的手稿,标题《归途》清晰可见。配文很简单:
"找路中。归期随喜。"
这条微博瞬间引爆热搜。有人祝福,有人惋惜,也有人恶意揣测。林砚都没有回应,他正忙着另一件事——给小哲转学。
"真的要这么做?"校长办公室里,班主任面露难色,"国际小学的课程进度很快,而且……"
"我们相信小哲能适应。"林砚平静地打断,"而且这次,我们会陪着他。"
转学手续办妥的那天,一家三口去了游乐园。小哲坐在旋转木马上,笑得比阳光还灿烂。林砚举着手机拍照,顾承淮站在他身后,手臂自然地环住他的腰。
"上次来游乐园是什么时候?"林砚问。
"你拿第一个影帝那天。"顾承淮记得很清楚,"我们在摩天轮上,你说了二十遍像做梦一样。"
林砚笑出声。那时他们刚确定关系不久,还处在小心翼翼的试探期。现在想来,那个在云端紧张到话痨的年轻人,和此刻在旋转木马前从容微笑的自己,仿佛已经是两个人。
傍晚时分,他们坐在长椅上吃冰淇淋。小哲靠着顾承淮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甜筒。
"下一站想去哪?"顾承淮问。
"冰岛。"林砚不假思索,"看极光。"
"然后去挪威,坐冰川列车。"
"可能会去一年,或者更久。"
林砚转头看他:"你就没有什么想去的吗?"
"你去的地方,就是我想去的。"顾承淮用纸巾擦掉他嘴角的奶油,"不过第一站,我们先回趟老家。"
林砚愣住。顾承淮说的老家,是他出生的小县城,那个他十八岁后就再也没回去过的地方。
"为什么……"
"该修坟了。"顾承淮的声音很轻,"带小哲去看看爷爷奶奶。"
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上来。这些年,顾承淮总是这样,替他记得那些他刻意遗忘的来路。
启程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机场VIP候机室里,小哲兴奋地趴在窗边看飞机。林砚最后检查了一遍行李,三个大箱子,装满了四季的衣物和沿途可能用到的物品。
"紧张吗?"顾承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