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宠辱不惊的阴丽华来,她以前的确太过稚嫩。
现在两人已经分出胜负,郭圣通不介意做个顺水人情。
“好了,说了这么多,还没跟你介绍山海阁的美食呢。”吕雉失笑道。
“山海阁的食物吗……”邓绥若有所思。
可是等她知道山海阁食物的价格后,却摇了摇头,“不必了,我不在这里吃。”
“为何?”吕雉有些惊讶。
“因为我知道这里的食物一定很美味,与其吃完会沦陷进去,还不如不要开始。”
“最重要的是,饭菜太贵了。”邓绥叹道。
一份饭菜一金,一天三顿,最少也是三金打底,要是再多点食物,会花更多钱。
邓绥本能觉得不妙,她身为太后,自然不会没钱,可是她不想开这个口子。
“你可是有难处?”吕雉看向邓绥。
“难处吗……我觉得比起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同样的钱,可以救更多百姓们的性命。”对于他们来说,几金只是平常,可是对于底层的百姓们来说,却是活下去的希望,一想到这点,就是再山珍海味的饭菜,邓绥也吃不下去。
“能让你一个太后如此,你那边的情况只怕不妙,能和我说说吗。”吕雉敏锐察觉道。
邓绥身为太后,怎么会这么忧民?
“我那边连年天灾,洪水、地震、蝗灾……一个接一个的出来,没个消停,如此情况下我怎能吃睡的安稳。”邓绥苦涩道。
别看她嘴上轻描淡写,可是那些天灾后面,却是一个个受灾的百姓,是血淋淋的人命。
“民间不乏‘人相食’的情况,可谓水深火。热,而我却衣食无忧,每奢侈一点都是罪过。”邓绥自责道。
吕雉闻言拍了拍她的手,心头同样有感触,“我这边情况比你那边安稳一些,所以才能悠哉度日。”
毕竟她目前只是皇后,一些事就算她想插手,刘邦也不会让她插手。
更别说现在知道了更多未来,她更清净了。
“所以我就先告辞了,还望我以后再来的时候店主莫要嫌弃。”邓绥对史诗道。
“等等……这位客人既然为百姓忧心天灾的事,就更该留下来吃饭了。”史诗道。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些事情看不到也就算了,既然已经看见,又怎么可以视而不见。
就在刚才,她跟时修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山海阁的销售方式。
“给客人介绍一道新菜:拔丝红薯。”
“红薯?又是一个没听过的。名字。”吕雉笑着。
“因为红薯是明朝时期传入中原的,明朝之前的朝代,很少有红薯的踪迹。”史诗道。
邓绥若有所思,“可是红薯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
还有明朝,一定是汉朝之后的朝代,如果能拿出未来的食物,可见山海阁的奇异。
“是,红薯有易种植,耐旱等特点,最重要的是红薯一亩地可产3000-5000斤。”
“三千斤到五千斤?!”这一刻,山海阁的食客们别提多震惊。
“店主,你说的真的假的,要知道粮食产量一亩地能有二百斤,已经算是高产,那红薯怎么可能亩产千斤以上?”李斯失态的起身道。
“想必你们自己也清楚,每种农作物产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农作物产量高,有的农作物产量低,而红薯几类粮食,就是高产作物,实不相瞒,这数据还是我往小了说,还是考虑到你们土地没有化肥加持,要不然亩产过五千斤,是很轻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