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丨天凤二年
大寒
积攒了许久钱財,苏家终於买通了县署和郡署,得以把王家里的行政编制撤销了。
南顺郡郡署下达政令,將王家里和同溪里合併为一个里,名字依旧叫同溪里。
与此同时
县署把原来的同溪里里正撤职,任命苏翼为同溪里的里正。
从此以后,就没有王家里这个地方了,併入隔壁的同溪里了。
不过,如今的天下却並不太平。
王莽的第三次货幣改革果然又失败了,民间寧愿冒著杀头的风险偷偷使用五銖钱,也不肯使用王莽强制发行的龟壳贝壳。
许多百姓因为使用五銖钱而被逮捕入狱。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人都因为使用五銖钱而犯罪,监狱都要装不下了。
一些因为使用五銖钱犯罪的百姓,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反了。
王莽听从国师公刘秀的建议,宣布第三次货幣改革作废,再次恢復五銖钱,民间又可以合法使用五銖钱了。
並且大赦天下,把监狱里所有因为使用五銖钱而坐牢的犯人全部释放出狱。
真的不能再关了,各地郡县的监狱都爆满了。
第三次货幣改革失败后,王莽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除了王氏家族,已经没有人支持他了,连他的好朋友国师公刘秀都在暗地里反对他。
然而,即便如此,王莽还是不打算消停,他还要折腾。
第三次货幣改革失败,他又宣布一项新的改革政策——恢復井田制。
王莽认为,货幣改革之所以连续失败,主要是因为当今天下的田亩制度跟上古时代不一样,所以,如果想要货幣改革成功,就必须先恢復井田制。
这个政令一经发布,那真是鞭炮炸厕所,粪爆了。
货幣改革只能说是让天下人伤经动骨,恢復井田制,那就真的是让天下人抽筋扒皮了。
事实上,井田制这种东西,只存在於想像中,哪怕真正的商周时代,也没有纯粹的井田制,都是王畿附近实行井田制,距离王畿远的地方,则因地制宜,当地適合什么田亩制度就用什么田亩制度。
西周的古人都知道因地制宜这个道理,只在適合的地方推行井田制,其他地方什么样的田亩制度都有,不会强制在整个天下推行井田制。
但是王莽却不知道因地制宜,非要强行在整个天下都推行井田制。
所有人的田亩,全部上交给朝廷,然后朝廷重新分配,中间一块是公田,周围八块分给百姓耕种,是私田,百姓要帮官府种完公田以后,再回家种自己的私田。
这样的政策,自然是得罪了天下人,不仅仅是得罪了豪强,也得罪了富农和普通自耕农。
谁他娘的愿意把自己家的田上交给朝廷?
难道你愿意把你父母辛苦几十年才买的房子上交给国家吗?
既然你都不愿意,那古人肯定也不愿意把自己家的田上交给朝廷呀!
至於说重新分配,这种事狗都能想得到会是什么结果,只有那些有权势的官员,他们的亲戚才能分到私田。
把普通自耕农的田抢走,然后分给朝廷官员们的亲戚,推行井田制无非就是这种结果。
一些郡县长官比较机灵,知道这种荒唐政策肯定会引发所有人的不满,所以不敢在自己的辖区內推行王莽要求的井田制,担心引发民变。
一些郡县长官则利令智昏,为了得到王莽的赏赐升迁,不在乎后果,就是要在自己的辖区强制推行井田制,这样自然就会引发大规模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