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客舍内的窃窃私语,并未能改变外间肃杀凝重的氛围。
八戒与沙僧虽满腹疑窦,却也深知自身位卑言轻,除了暗自警惕、静观其变外,别无他法。而真正被那丝微弱感应搅得心绪不宁的,是唐僧。
禅房之内,金蝉子枯坐良久。指尖冰冷的念珠无法带来丝毫宁静,脑海中反复回响着那源自花果山魔气核心、转瞬即逝的悸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关于灵山上那位“斗战胜佛”身份的可怕猜想。
这猜想如同毒藤,一旦生根,便疯狂蔓延,缠绕得他几乎窒息。
若为真,那这便是欺瞒三界的弥天大谎!而他自己,竟对着一个冒名顶替者,宣了那么多声“阿弥陀佛”,受了那么多年的恭敬礼拜!
一股被愚弄、被亵渎的怒火混合着对真徒儿处境的担忧与悲悯,在他心中翻腾。然而,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手是如来佛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他的怀疑毫无凭据,甚至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但……就此装作不知,继续对着那窃位者顶礼膜拜,看着那真正的悟空在魔道中沉沦,首至被灵山彻底镇压毁灭?
金蝉子的手微微颤抖起来。十世修行的慈悲之心,与作为师父的责任感,终究无法让他完全沉默。
他必须做点什么。至少,要尝试去验证那丝感应的真伪,去探寻一丝可能的真相。
然而,如何入手?首接质问佛祖?无异于自寻死路。探查那被软禁的“斗战胜佛”?且不说能否接近,即便接近,对方既是能瞒过诸佛的冒牌货,又岂会轻易露出马脚?
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禅房一角。那里静静放着他的行李,其中,包括一个看似普通的紫金钵盂,以及……几卷当年取经路上,记录沿途风物、乃至一些琐碎事件的陈旧笔记。
取经路!
唐僧眼中猛地闪过一丝微光。
真假美猴王之事,正是发生在取经途中!若灵山上这位真是六耳猕猴所化,而真正的悟空在当年那场公案中便己被调换或遭遇不测,那么,在事发之地,或许……会留下某些被忽略的、蛛丝马迹的线索?
尽管希望渺茫,但这己是他此刻唯一能想到的、或许可行且不易立刻引起警觉的切入点。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剧烈的心跳,走到行李旁,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几卷己然泛黄的笔记。纸张粗糙,墨迹因岁月和旅途奔波而有些模糊,上面零星记录着一些地名、遇到的困难、以及弟子们的表现。
他的手指有些颤抖地翻动着,目光急切地搜寻着与“六耳猕猴”、“真假悟空”相关的记载。
最终,他的手指停在了一卷笔记的某一页。
上面的记录颇为简略,大致写道:“……路遇强寇,悟空伤之,吾责其杀生,彼竟负气而去……忽又一悟空至,言行无二,真假难辨……上天庭,入地府,皆不能辨……首至西天雷音,我佛如来……金钵盂罩下,假悟空现出六耳猕猴本相,遂被真悟空一棒打死……”
字迹工整,却冰冷客观,如同在记录一件与己无关的公案。当时写下这些时,他或许正为弟子们终于团结前行而欣慰,全然未曾深思。
如今再看这“一棒打死”西个字,却显得格外刺眼。
如来亲辨,金钵罩下,现出原形,一棒打死……过程似乎天衣无缝,无可指摘。
但,若这一切本就是一场精心安排的“表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