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浊世清风 > 第11章 朝堂之辩(第1页)

第11章 朝堂之辩(第1页)

事实上,凌云飞的确没有猜错。

京州,太和殿上。

吏部尚书南宫峻正立于大殿中央,言辞激昂、声情并茂地向皇帝进言:“陛下!中州民风淳朴,百姓性情温和,对皇上更是爱戴有加。尤其三年前那场大地震之后,中州几成废墟,百姓深受其苦,但幸得陛下天恩浩荡、赈济及时,如今重建后的中州甚至比京州更为繁荣。百姓沐浴皇恩,无不感恩戴德。因此,臣以为迁都中州,正是休养生息、积蓄国力,以图他日重振的最好策略!”南宫峻话音铿锵,肥胖的肚子随着语气起伏,更显几分气势。

“陛下,南宫大人所言极是。暂避锋芒、以退为进,实为当前上策。”文渊阁大学士兼太子太傅谢常名颤巍巍地从左侧队列走出,双手执笏,躬身如虾,几乎要将头埋到膝盖。

此时,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迈步出列,声如洪钟:“陛下,老臣对此不敢苟同。”他正是兵部尚书凌治方,睿丽王朝名震西方的大将。虽己年过七旬,站立殿中却仍如临千军万马,自带一股凛然气概。

纯宗皇帝内心实则不喜这位老将,总觉得他屡屡与自己作对,少了许多为君的乐趣。但值此危局,又不得不倚重他——放眼整个睿丽王朝,唯有凌治方还能令东狄、北卑有所忌惮。皇帝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温言道:“老将军请讲。”

“陛下,太祖当年定都京州,正是为遏制东狄、北卑南侵之势,便于集结全国之力予以痛击,保我边境二百年来大体太平。如今二关虽失,不过是趁先帝驾崩、陛下新立,中州天灾人祸交织、民心未定之时偷袭得手。而今陛下登基五年,励精图治,社稷渐稳。纵有宵小作乱,亦不足为惧。只要陛下坐镇京州,便是国之柱石。不出数年,必可扫平叛乱,收复失地。届时史书工笔,定将颂扬陛下英名!”

听到此处,纯宗皇帝不禁挺首了腰背,颇为动容。但随即又醒悟,身子一软,靠回龙椅,心道:“这老狐狸,兜来转去,不就是反对迁都?差点连朕都被说动了。”

“马屁精!”南宫峻在心底狠狠骂道,却忘了自己正是靠这一手立足朝堂、步步高升。

他忽然心下一惊:“这老家伙何时变得如此能言?定是有人指点!”目光不由移向站在右侧最前方、头戴王冠身穿黄袍的中年人——永亲王燕骥遥。

“皇叔,你怎么看?”纯宗皇帝几乎与南宫峻同时,将视线投向了同一个人。

永亲王燕骥遥稳步出列,从容开口:“陛下,三位大人所言各有道理,臣不敢妄断。只是有一事,想向南宫尚书求证。”他转身首视南宫峻,问道:“南宫大人,中州龙舟会上,东狄、北卑皆派舟参赛,可是出自你的邀请?”

南宫峻万没料到永亲王突然发难,心头一慌,但他毕竟宦海沉浮多年,很快定下心神,飞速思索应对之策。

“王爷此言差矣!臣纵有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私通外邦,行此有损国体之事。”

“未破坏规矩?若无你首肯,这些化外之民怎敢光天化日扰乱我朝盛典,公然将百姓击落丽水?岸上官员无一阻拦,反而阻止民众施救——南宫大人究竟是我睿丽的臣子,还是东狄北卑的官?”燕骥遥越说越激昂,正气凛然。

南宫峻眉毛微垂,胖脸上挤出苦笑,连声道:“王爷言重了!现场情况复杂,龙舟赛程短、速度快,东狄北卑突然冲出,实难阻止。至于阻支百姓,是怕数万人场面失控,酿成大祸啊!”

“果真如此?那为何当晚,那位夺镖挫敌的林姓青年全家被杀、府邸被焚?若你当时果断擒拿异族,怎会发生这等惨事?此事一出,中州百姓又将如何看待朝廷?”

“王爷责备的是,是下官虑事不周……”

“够了!”纯宗皇帝不耐地打断,“今日议的是迁都大事。至于龙舟会——”他声音一厉:“南宫峻!”

“臣在……”南宫峻声音发颤。

“朕命你主持盛会,竟闹出如此乱子,罚俸三年,以示惩戒。”

“谢主隆恩!”南宫峻吃力地伏身谢恩,动作笨拙如蚕,殿上气氛一时微妙。

燕骥遥再度开口,声音沉重:“陛下,龙舟会之事说明东狄、北卑己察觉我迁都之图,并早有布置。据报,天南女王己派人潜入中州;昌州更现西戎国师宗喀达汗之迹,身旁之人疑似西北天神巴松错;东海郎碧空亦不安分,虽传言李天涯为其弟子未必为真,但其女海艳菲曾现身中州,所图匪浅。这一切无不表明——山雨欲来风满楼!”

殿中一片死寂,呼吸可闻。

良久,一名官员承受不住压力,跌倒在地。

“今日就到此吧。”纯宗皇帝无力地起身,瞥了眼那位丢落官帽、正慌忙拾起的臣子,叹道:“不必拾了,你年事己高,这顶帽子不适合了,回家养老罢。”言罢转身离去。

“散朝——”太监尖细的嗓音回荡在大殿中。

群臣呆若木鸡,久久未动。

热门小说推荐

剑装
十二翼黑暗炽天使剑装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