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周从善笑着拍拍方盈的手:“放心,官家只是问纪六郎还有没有兄弟,以及你们这桩有些传奇的姻缘,到底是如何结成的。”
“官家日理万机,为何会问我们家这种小事?”方盈还是不解。
“其一是有两三位公主都到适婚之龄了,你也知道,皇家公主下降,不仅仅是结亲那么简单,还有以示荣宠的意思,官家近来不太满意亲信旧臣,嫌他们骄矜自满,恰好你们家父子俩接连立功,官家便看中了、想嫁个公主过来,谁知纪六郎就是幼子,往下竟再没有未婚的儿郎,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官家对旧臣不满么?是哪几个?”
“应当是韩继勋、李汉升那些人,我爹近来一直躲着不见他们几个,我猜便是因为此事。”
这几位可货真价实是当初拥立过官家的开国功臣,早先与周国舅也称兄道弟,如今居然已经到了连周国舅都避嫌不理的地步了么?
“其二呢?”方盈接着问。
“其二,官家大约也听说你们的婚事与陆天师有关,所以多问了几句。”
方盈猜着也是这样,纪延朗平安回来,是对陆天师相术的强力佐证,官家只会更认定周家一门三皇后的预言,“那你想好没有?”
“我跟我爹说了,只要不是张贵妃生的那两位,谁都行。他也很犹疑,其实依着他,是不想掺合储位之争的。”
“纪六郎说,燕王和秦王都进了中书省与闻政事——官家这不是自己把他们俩放一块,让他们斗么?”
周从善嗤笑:“兴许是觉着,再怎么斗,这两位也蹦不出他的手掌心吧。”
“所以亲征也带着这两位一同去?”方盈琢磨着说,“打下北赵,说不定官家心里就有定数了。怕只怕燕王更得偏爱……”
“偏爱不到哪去,真偏爱,便不会让秦王与他同等待遇。”
“那岂不是说你就定准了要嫁秦王?令尊对秦王看法如何?纪六郎一直夸秦王,我怕他看人不准,也不敢十分采信。”
周从善失笑摇头:“你啊,收敛着些吧,叫他发觉了,可不好收场。”
两人谈这番话是在方盈房里,门外有立春守着,不怕隔墙有耳,她憋不住说了一句:“若不是没得选,我真希望咱们都一辈子不嫁人。”
周从善诧异:“怎么?纪六郎欺负你了?”
“那倒没有。”方盈强忍住没提起纪延朗睡觉特别扰人的事,“有夫人护着我,他也不敢。不提他,看来你的婚事,得拖到打下北赵之后了吧?”
“应当是吧,下个月是定然要出征的,若是顺利打下来……”周从善皱紧眉头,“那就拖不过年去,怎么都得定下来了。算了,且不必忧虑到那时去,你们家那个四娘,怎么性情那么木讷?”
方盈道:“她自小体弱,少见外人,便养成了这么个不喜交际的脾气,所以我才觉着,她不合适嫁进皇家,别说皇家,家里人口稍微多些的,比如我们家这样,兄弟五个,她怕是就应付不来。”
“那可怎么好?京里这些权贵,谁家没有个几兄弟?”
“我们夫人已经在留意家里只有两三个兄弟这样的人家,也不求多么富贵,女婿知道上进就行。”
周从善想了想,点头道:“倒也是,你们家兄弟五个都出仕了,还文武兼有,不怕照拂不了。”
“就是这个意思。前面三姐妹,倒是都许的高门,如今大姐和三姐都随夫家在任上,想照拂也难,二姐就更不必说了……”方盈把崔家和纪家断绝往来的事简略一说,“纪六郎死里逃生回来这么大的事,硬是没打发人回家问过一句,还有郡公这几年几次回京,也从无问候,想必都寒了心了。”
周从善只觉匪夷所思,“世上还有这样的女儿?出嫁了,因为夫家不许,就真与娘家断绝往来?即算不顾父母之恩,也不怕夫家因而有恃无恐,苛待于她么?”
方盈答道:“听说原来夫人还打发人去探望过,但我们这位二姑,竟回话说夫人教过她们,出嫁后当凡事以夫家为先、勿要再顾虑娘家,是以她将遵从公婆之命,不再与纪家往来,请父母亦不要再以她为念。”
“……这么看,她和崔家人还是很相配的。”
方盈心有戚戚焉,“邓国公都没说与纪家断绝往来,他们倒……”
话说一半,外面立春扬声提醒:“娘子,时候不短了。”
今日纪家宴客,来的女眷不少,因此次宴请还有庆贺纪延朗立功归来、受赏封官之意,李氏特意把方盈带在身边,介绍给各家夫人,似周从善这种未嫁小娘子,另安排五嫂高氏和纪四娘去招待。
方才客人到齐,都就座了,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话,方盈得了空,和李氏禀报一声,就去找到周从善,把她带来自己房中,单独说了会儿话。
“走吧,等他们出征北赵,咱们就得空了,说话的时候多着。”周从善先站起身道。
方盈和她拉着手回去蕴秀阁,分别在李氏和周从善继母身边坐下,听夫人们谈起谁家近来有喜事,谁家又添了个胖孙子、要摆喜酒,热热闹闹说了会儿话,也就到了开席的时辰。
这次席上的客人,多半都是陈朝权贵之家,除了姻亲和实在与纪家亲厚的,蜀中旧臣家眷已看不见几个。
安氏的母亲安夫人连个能说上话的都找不到,又见李氏只带着小户人家出身的方盈应酬贵客,冷落自己女儿,憋了一肚子气,散席之后,去到安氏房里
就抱怨:“你婆婆行事越来越不像话了,瞧瞧今日请的都是什么人?这是要把忘恩负义、背弃旧主之名坐实了么?”
她以为女儿会附和她,谁知安氏却道:“什么背弃旧主?这等话,娘以后可少说吧!没的惹祸!再说我们夫人是长公主都不留恋,旁人哪那么多话说?”
“说谁是旁人?”安夫人一下站起身,要只是母女两人还罢了,现在旁边还站着随她来赴宴的儿媳妇,安夫人脸上挂不住,“我看你也是学了纪二娘,嫁了人有夫家、没娘家了是不是?好好好,我走,以后我再登你家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