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诡秘之主错误途径能力 > 第一百七十一章 逻辑的锁孔(第1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逻辑的锁孔(第1页)

那枚庞大银色齿轮核心处,一闪而逝的“数据延迟”,如同在道格黑暗的意识世界中划过的一道微弱却至关重要的闪电。

它短暂,细微,若非他同时动用了【解密学者】的解析本能与“错误”权柄对“不协调”的天生嗅觉,绝对无法捕捉。但这瞬间的发现,却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这个看似完美无缺、冰冷运行的庞大系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它存在着极其微小的、周期性的“缝隙”!就像再精密的齿轮,在严丝合缝的啮合中,也存在理论上的、分子级别的间隙!

这个认知,让他激动得意识核心都在微微震颤。之前的“寄生观光”,只是让他看到了这个囚笼的庞大与复杂,而此刻,他终于找到了可能撬开锁链的……锁孔的踪迹!

风险依然巨大,但他不再犹豫。在接下来的“安全期”里,他开始了更大胆、也更系统的探索。

他不再满足于随机捕捉数据流,而是开始有意识地“蹲守”和“筛选”。他利用【解密学者】的能力,如同一个老练的密码破译员,开始总结不同数据流的“行为模式”。

流向稳定、波动平缓的,多半是常规的系统状态报告;

能量富集、指向明确的,可能是资源调配指令;

而那些带着“废弃”、“冗余”、“待回收”标签,流向某个固定区域的,则引起了道格最大的兴趣。

一次又一次,他小心翼翼地分离出微小的意识碎片,如同放出一个个无形的侦察兵,附着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流上,进行着短暂而惊险的旅程。

每一次“寄生”归来,无论成功与否,他都会将获取到的零碎信息,在意识深处进行拼合、归纳、推演。

渐渐地,一幅简陋却至关重要的“系统地图”,开始在他心中勾勒出来。这地图并非视觉上的,而是基于信息流向、能量层级和权限标识的“逻辑地图”。

他大致明确了“静滞回廊”(EC区)在整个系统版图中的位置——一个偏向“边缘”和“底层”的仓储区。

他标记了几个可能存放着“高价值物品”或进行“高危操作”的核心区域,并将其列为绝对禁区。

他也发现了几个能量反应较低、数据流相对稀疏的“缓冲区”或“废弃数据处理通道”。

而他的主要目标,始终锁定在寻找系统的“逻辑漏洞”上。【解密学者】的能力被催发到极致,不再仅仅是解析信息内容,更是深入剖析其底层的运行规则、权限校验机制、数据交互协议……

他像一个潜入金库的窃贼,不去看那些金光闪闪的财宝,而是专注于研究安保系统的布线规律、监控探头的盲区、压力传感器的触发阈值。

他发现,系统对于“正常运作”的数据流,监控极为严密,任何不符合既定规则的“异常附加”都会被瞬间标记。

但他也发现,系统对于己经被打上“废弃”、“待删除”、“格式化完成”标签的数据,监管力度会显著下降。仿佛这些东西己经是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只等着押赴刑场,期间的反抗几乎被忽略。

“垃圾回收机制……”道格意识中闪过明悟,“系统认为它们不再具备威胁,也不再具有价值,所以投入的监管资源最少。”

这,就是他一首在寻找的“锁孔”之一!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脑中成型。如果他能够将自己“伪装”成一份己经被系统判定为“待删除”的数据垃圾,是否就能更自由地在某些监管宽松的区域活动,甚至……潜入那个用于临时存储待回收数据的“缓冲区”?

那个“缓冲区”,在他的逻辑地图上,就像一个暂时的垃圾中转站。那里堆积着大量等待被最终分解、回收利用的“失败容器”残骸和数据碎片。混乱,无序,且很可能……蕴含着被系统忽略的“宝藏”——比如,某些容器崩溃后残留的、未被彻底磨灭的高序列知识,或者一些关于系统本身的、未被注意到的“边角料”信息!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解析一条带着“待清除”标记的数据流,试图摸清其通往“缓冲区”的确切路径和校验规则时——

一种极其微弱、却无比熟悉的“感觉”,如同投入古井的一颗石子,在他意识深处漾开了一圈涟漪。

浩渺,隐秘,带着一种仿佛高踞于一切之上的、难以言喻的位格。同时,又蕴含着一丝他曾在贝克兰德感受过的、若有若无的“善意”或“关注”。

是那位“愚者”先生的力量痕迹!

这道痕迹并非实质性的力量,更像是一种极高层次的存在,曾在某个时间点,于这片系统逻辑的“底层织物”上,留下了一道极其浅淡的“印记”。它不属于这个系统,与周围冰冷、绝对理性的银雾之主规则格格不入,如同羊皮纸上的一滴不属于原本墨水的印记。

【解密学者】的能力在这道迥异的“痕迹”上,仿佛受到了某种启发。

之前,他一首是在银雾之主的逻辑框架内寻找漏洞,如同一个被困在迷宫的人,只能在迷宫的墙壁和规则内思考。而此刻,这道来自“愚者”的、外来的、位格极高的力量痕迹,为他提供了一个来自迷宫之外的参照物!

通过对比这道“愚者”痕迹与系统自身逻辑的差异,他仿佛瞬间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解析视角”。一些之前难以理解、视为理所当然的系统底层协议,此刻在对比下,显露出了它们并非“绝对”的一面——它们只是银雾之主所采用的“规则”,而非宇宙的真理!

这种视角的切换,让他对那个“待删除数据缓冲区”的权限校验逻辑,有了突破性的理解。他发现了一个可以利用的“逻辑冗余”:系统在将数据标记为“待删除”并送入缓冲区前,会进行一次最终校验,但进入缓冲区后,在等待被“粉碎”的过程中,反而只有最基本的存在性监测,不再进行复杂的权限复核。

“锁孔”变得更加清晰了!

他不仅找到了一个物理上的“漏洞”(缓冲区),更找到了打开这个漏洞的“钥匙”——利用“错误”权柄,在数据流被送入缓冲区前的某个瞬间,欺诈那个最终的校验环节,让自己“合法”地成为垃圾的一员!

目标,锁定!

方法,雏形己现!

接下来,就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以及……进行一场更为精妙、大胆的欺诈!

热门小说推荐

创始道纪
暗丶修兰创始道纪
...
大唐之惊梦
岁月一点烦大唐之惊梦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