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直男咋样 > 190200(第3页)

190200(第3页)

接亲的时候王瑛看见了新娘子,这白家的姑娘生的当真漂亮,往那一站像个玉人般满身的书卷气,淮弟真是好福气!

拜完了堂,宾客们便去附近的酒楼吃席,王瑛怕四婶忙不过来主动过去帮着接待客人,一直忙到傍晚才回家。

婚事结束后,亲戚们在京都住了两日,大家也该回去了。

特别是曹坤和刘昌邑,二人都有自己的正事要忙耽搁不得,青松还得继续读书,青芸的孩子太小,离开久了也不行,择日便启程回冀州了。

好不容易来一趟,王瑛是真舍不得他们离开,临走时拉着婆母和三姑的手道:“您俩保重好身体,以后有机会再来。”

“哎,你们在京都也要好好的,有什么事跟青淮他们商量着,若是有急事就写信给家里。”

元宝扁着嘴眼泪簌簌的往下掉,看得李氏心里发紧,赶紧转过头拿帕子按住眼睛,生怕自己多看一眼就舍不得留下来。

马车开动,元宝扯着嗓子哇哇大哭起来,“祖母,你要想着元宝!”

“哎,祖母想着你……”

孩子哭的太厉害,王瑛怕他撅过去,赶紧让陈青岩抱进院子里,自己也悄悄抹了把眼泪。

古代就是这样不好,交通太不便利,相隔几百里地,上辈子开车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这辈子却要走上十多天,下次见面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二月二十四,四叔的调令可算是下来了,被平调到兖州任知府,虽在意料之中但四叔还是颇为遗憾,毕竟按他现在四品的官职如果留任京都很难有空缺位置。

人生之憾事十之八九,他早已经习惯了,不过兖州比鄯州强多了,加上离着京都和冀州都不算太远,以后走动起来方便许多。

收拾妥当四叔带着妻儿启程赴任,粱老也跟着一起去凑热闹,家里又冷清了下来,恢复成往常的模样。

不过王瑛却忙碌起来,因为他的要去把试验田安置下来,还要去冰窖收拾一下,存放冰块,以及最重要的第一本农学书马上要刻板印册了。

第192章

粱老临走前,王瑛和陈青岩曾带着书稿去找他相商。

之前王瑛一直不敢拿出书稿怕引起事端,但这次粱老非但没阻止反而帮忙联系了朝中相熟的大司农。

从大司农那回来,粱伯卿便找到王瑛跟他谈论起这件事。

“你的书稿我拿去给大司农看过了。”

王瑛紧张道:“司农大人怎么说?”

“虽然不知道你从哪学来的这些学识,但书上的内容确实是精妙绝伦,让他叹服不已。”大司农作为这个国家掌管农业的最高官员,即便他读过上千本农学方便的书籍,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内容。

特别是书中精准的数据实在让他惊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种了几十年地的老者,经历反复种植试验才得出的结论。

王瑛面露喜色,“那我能把书上的内容拿出来印刷造册吗?”

粱老点点头,“可以,不过为了省去麻烦最好用一个别名。”

“别名?”

“比如我,大名粱柳芳,字伯卿,你也起一个字吧。”

“徒儿才疏学浅,还请师父帮忙起一个字。”

粱伯卿沉吟片刻道:““稼”指种植谷物,“轩”为书斋、车驾或气度之意。此二字组合,既有躬耕田野之实,又有文人雅士之风,就叫稼轩居士吧。”

王瑛看着纸上的稼轩二字,心中不觉一暖,自己终于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一丝水花,只盼着自己的这些知识能造福天下百姓。

印书是个麻烦的活,这会儿虽然已经有了活字印刷但王瑛的书有许多图样,必须要老师傅手工一点点雕刻出来,保守估计得三五个月能雕完这一版书籍。

好消息是印刷的费用不用自己出,司农监拿钱还派人过去看着,不过等书刻印好后底板是要留在司农监的,也算变相垄断的此书。

书的事解决完,王瑛抽空去了包的那片山,初春山上已经长出不少小草,没来之前王瑛以为是小小的一片山坡,毕竟租下十年才花了五十贯。

没想到过去一看才发现,竟然连绵一片的山林,少说也得上百亩的山地了,可惜这边山上全都是大块的石头没办法耕种。

试验田不能放在太外面容易被人发现,王瑛便踩着石头深一脚浅一脚的朝山里走,幸好这荒山没人也没什么大型野兽,最后找了个平坦的地界将试验田挪了出来。

调节了地形位置,挖出一口人造的温泉向山下流动,看起来这地方跟原来没什么两样,实则内里已经完全不同了。

挪到外面的试验田王瑛依旧可以随时进来,不过运输蔬菜就不方便了,王瑛打算去牙行买几个仆人,买的都是签死契的那种,他不相信外人能守口如瓶,万一走漏风声自己就麻烦了。

回去的时候顺道将冰库填满,等过段时间天气暖和就可以继续卖冰了。

生意上的事王瑛打算交给马占东去办,这小子锻炼的差不多了,也该拿出来用一用。自己则趁着空闲的时间,赶紧一鼓作气把第二部农书写出来,免得时间一久又懒得动笔了。

晚上回家,王瑛便吩咐马占东去城中了解一下冰价的行情,以及各大卖冰的商贾,若是在城中卖冰可有什么讲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