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城雾色,浓得化不开。
军统总部的深处,戴笠的办公室里,气氛比窗外的雾气,还要压抑和沉重。
那盏常年不熄的台灯,将他那张,总是隐藏在阴影里的脸,映照得,明暗不定。
他的面前,摊开着两份,截然不同,却又,都足以,让他心神不宁的绝密档案。
一份,是关于,代号“夜莺”的行动小组,近期,在上海和武汉,取得的,一系列,堪称神迹般的,辉煌战绩的汇总。
从,窃取梅机关核心密码本,到,策划金融战争,搞垮汪伪政府的经济基础。
再到,深入虎穴,在藤原贤二的眼皮子底下,救出被俘的战区副司令。
每一件,单独拿出来,都足以,被当做军统的经典案例,写入教科书。
而当它们,都指向,同一个,神秘的小组时。
戴笠感受到的,不是狂喜,而是,一种,本能的,深深的,不安。
另一份档案,则更加的,单薄,也更加的,可笑。
那是一个,名叫“陈默”的,年轻人的履历。
军统上海站,电讯科,三等档案员。
站长远亲,关系户。
性格懦弱,沉默寡言,业务能力,一塌糊涂。
在上海站覆灭的行动中,被列为“失踪”人员。
戴笠的手指,在那份,写着“废物”、“拖油瓶”等评价的档案上,轻轻地,敲击着。
他的眼中,闪烁着,狐疑的,冰冷的光芒。
他是一个,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特务之王。
他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更没有,从天而降的“天才”。
一个,公认的“废物”,是如何,在全站覆灭的绝境中,独自存活下来的?
一个,连枪都拿不稳的档案员,又是如何,能策划出,如此,惊天动地,环环相扣的,完美行动的?
他甚至,能调动,德国的将军,来为他,保驾护航?
这己经,不是,“能力”可以解释的了。
这简首,就是,神魔般的手段。
戴笠,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
他无法容忍,在他的棋盘上,出现一个,他完全,无法掌控的,神秘的棋手。
他甚至,开始怀疑。
这个所谓的“大脑”,会不会,根本就是,冷月(夜莺),为了邀功,而虚构出来的?
又或者,更可怕的。
这个陈默,早己,不是原来的那个陈默。
他是不是,己经被,某个,更可怕的,来自,第三方势力的角色(比如苏联,或者英美),给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