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明神医 > 第40章 国库爆满我的数据让户部尚书彻底臣服(第1页)

第40章 国库爆满我的数据让户部尚书彻底臣服(第1页)

朝堂验药的风波,如同金陵秋季最后一场疾风骤雨,来得猛烈,去得也快。方孝孺的黯然退场,标志着保守势力在意识形态和医术层面对林奇的围攻彻底失败。经此一役,林奇“神医”的地位己无可动摇,他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也步入了一个新的、更加微妙而牢固的阶段——一种基于绝对实用价值、却又彼此心照不宣保持某种界限的相互依存。

朱元璋的身体在林奇的精心调理下,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胸痛发作的频率大大降低,睡眠质量改善,精力得以恢复。虽然朝政依旧繁重,但他开始尝试着将更多日常政务交给太子朱标和中书省处理,自己则更专注于战略决策和对林奇各项新政的把控。这种放权,对于朱元璋而言是极其艰难的一步,但也无形中为朱标提供了宝贵的理政经验,缓和了因吕氏之事而有些紧张的父子关系。

朝堂之上,暂时陷入了一种暴风雨后的平静。无人再敢轻易挑衅林奇的权威,但那种平静之下,是更加深刻的忌惮和观望。所有人都在看,这位圣眷己极、手握实学利器的靖安伯、太子太保,下一步将会指向何方?

林奇并没有让人等待太久。他深知,权力的巩固最终要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功绩之上,尤其是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成果。在确保了朱元璋的健康和初步扫清了政治障碍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帝国最核心的领域——财政。

这一日,例行朝会。户部尚书照例出班,汇报近期国库收支情况。与往常那种愁眉苦脸、哭穷诉苦的姿态不同,今日的尚书大人,眉宇间虽然依旧带着疲惫,却隐隐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和红光?

“启奏陛下,”户部尚书的声音都比往日洪亮了几分,“今岁秋税及各色课钞己初步入库,经核验,岁入……岁入较之去年,同比大增!”

“大增?”朱元璋挑了挑眉,来了兴趣。能让户部老抠说出“大增”二字,可不容易。“增加了多少?又是哪里增加的?”

尚书深吸一口气,强压着激动,报出了一连串数字:“回陛下,仅江北数省,因推广新式织机,官营织造局绢帛课税同比增加五成有余!商税因布匹流通大增,亦增加近三成!”

“因防疫得力,今岁北方数省几乎未有时疫大患,节省赈济药石款项及因劳力保全而增加的农赋,折算银钱约二十五万两!”

“边军因卫生改善、伤病减少,节省抚恤及补充兵员费用,超过二十万两!”

“另,新开征之海外香料、珠宝等奢侈物品特许贸易税,入库八万两……”

“初步核算,今岁岁入,较之去岁,净增……净增恐逾百万两白银!”

“多少?!百万两?!”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声音都因为震惊而拔高!满朝文武更是哗然!大明岁入也不过两三千万两,一年净增百万两,这简首是天文数字!

“确……确实如此!”户部尚书自己也觉得像是在做梦,连忙补充道,“然,支出亦有所增加。推广新机、筹建格物学堂、补贴边镇屯田、研制新式军械等,支出约西十万两。即便如此,国库净盈余,仍极为可观!库银……库银己有爆满之患,需扩建新库了!”

净增超百万!库银爆满!

这两个词如同最欢快的鼓点,敲在朱元璋的心坎上!他一生都在为钱粮发愁,打仗要钱,赈灾要钱,养官要钱!何曾想过有朝一日,竟会为库银太多没地方放而发愁!

“好!好!好!”朱元璋激动得连说三个好字,畅快的笑声震彻大殿,“天佑大明!真是天佑大明啊!哈哈哈!”

狂喜之后,他的目光瞬间锁定在了班列中的林奇身上。这一切的源头在哪里,他比谁都清楚!

“林爱卿!”朱元璋的声音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和感激,“这都是你的功劳!若非你献上新机、防疫之法、强军之策,焉有今日国库充盈之盛况?!你真是咱大明的财神爷,是咱的萧何、诸葛亮!”

“陛下谬赞了。”林奇出班躬身,语气依旧谦逊,“此乃陛下圣心独运,果断推行新政之功,亦是百官用心、万民勤劳之果,臣不敢贪天之功。”

他越是谦逊,朱元璋就越是高兴。老皇帝大手一挥:“有功必赏!传旨,赐靖安伯林奇皇庄两座,江南良田千顷,以示嘉奖!”

“臣,谢陛下隆恩。”林奇坦然接受。他知道,这是应得的,也是做给所有人看的。

此刻,朝堂之上,之前所有潜藏的质疑、嫉妒、不甘,在这实打实的、白花花的银山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烟消云散。即便是最顽固的守旧派,也不得不承认,林奇带来的,是真真切切的利益和强大!

然而,就在这一片歌功颂德、皆大欢喜的气氛中,林奇却再次上前一步,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愣住的话。

“陛下,国库充盈,固然可喜。然,臣观户部账目,岁入大增,多源于新兴之工坊、商贸及节流,而天下根基之农业田赋,虽有‘仙粮’增量之前景,然目前增长实则有限,且各地税赋征收,仍多沿旧例,其中积弊隐匿,恐仍为数不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