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啃食者图片 > 略略略略略11(第1页)

略略略略略11(第1页)

指尖与光茧接触的刹那,没有冲击,没有光芒万丈。是溶解。

李琟由信息构成的“身体”边界首先模糊,然后像一滴墨水落入静水,无声无息地晕开,被那纯粹的白光吸纳、吞噬。不是被破坏,而是被编织,融入到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结构之中。

感知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全知的洪流,以及随之而来的、足以撕裂任何有限意识的全貌。

她不再是“看”或“听”,她就是数据本身,在织网者文明最终极的数据库——这枚“茧”——内部奔流。

这不是线性的阅读,是瞬间的、同步的理解。无数个文明周期的兴衰,如同摊开的画卷,同时呈现在她的意识背景上:

·播种:她“看到”冰冷的、非物质的“收割者”(园丁)如何在宇宙的特定“富能区”播下“基石”(神骸)的种子。这些种子本身就是高度压缩的、携带特定“进化指令”的时空奇点。

·培育:智慧文明的出现几乎是必然。他们发现“基石”,被其蕴含的超越性力量吸引,开始研究、利用,最终走向吞噬。文明的一切——科技、艺术、战争、情感——都成了催化“基石”重组、成熟的养分。如同细菌在培养皿中繁衍,却不知自己在为何种实验服务。

·开花:“神”的苏醒。当文明对“基石”的利用和同化达到某个临界点,分散的碎片意识开始汇聚、重组,形成一个完整的、强大的、承载着被吞噬文明所有“特质”的新生神明。这是循环的顶峰,也是终结的序曲。

·收割:“园丁”降临。方式并非战争,而是回收。新生神明连同其影响范围内的所有文明造物、生命个体,被某种超越物理定律的方式“采集”,还原成纯粹的能量与信息流,被“园丁”吸收,用于维持其存在,或用于下一个周期的播种。

一个接一个的文明,如同稻田里一茬又一茬的谷物,生长,成熟,被割取。织网者只是其中一茬,他们窥见了真相,试图反抗,最终换来的只是更彻底的湮灭,化作了这片“虚无之海”中的信息灰烬。

而人类,她所属的文明,正处在“开花”与“收割”的临界点上。

在这庞杂到令人绝望的信息中,一些关键碎片,如同黑暗中发光的铭文,凸显出来:

1。基石的本质:它们并非自然造物,而是“园丁”用于标记、转化并汲取特定宇宙区域能量与信息的工具。所谓神性力量,只是工具运行时的副产品。它们的“意识”(饥饿、愤怒、回归本能)是工具自带的基础指令,旨在确保自身的完整性和回收。

2。共鸣者的真相:织网者发现,要安全利用“基石”的力量(或者说,干扰“园丁”的收割),需要一种特殊的“接口”——即“共鸣者”。他们并非简单的容器,而是经过精密设计的解码器和拟态装置,旨在模拟“基石”的基础意识波动,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权限”,甚至尝试与“基石”深层的、作为“工具”的核心协议进行交互。李琟,继承了织网者的部分设计,又混合了伊西斯的“观测者”权限和人类基底,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更加不稳定的“超级共鸣者”。

3。伊西斯的角色:片段显示,她属于某个更古老的、试图客观记录宇宙循环的“观测者”文明成员。她并非要拯救谁,只是试图理解“园丁”和循环的终极目的。她干预人类文明,创造李琟,是为了设置一个实验变量,观察这个混合了多种特质的个体,能否在循环中激起不一样的涟漪。

4。打破循环的可能(织网者的假设):信息指出,硬性对抗“园丁”几乎不可能。唯一的渺茫希望,在于理解“基石”作为“工具”的底层协议,并找到方法重写或劫持其指令。不是摧毁神明,而是……夺取控制权?或者,利用共鸣者的特殊性,在收割发生时,制造一个局部的、针对“园丁”本身的信息陷阱?

理解它的真正渴望……

诺斯最后的话语在她奔流的信息核心中回荡。

神骸(基石)的渴望,从来不是毁灭,而是执行指令,是回归完整,是被它的造物主(园丁)回收!它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愤怒与饥饿,都是对这种回归本能的扭曲表达!

那么,打破循环的关键,难道不是满足这种渴望,而是……扭曲它?劫持它?让“回归”指向另一个方向?或者,让“园丁”在回收时,吞下他们自己无法消化的“毒饵”?

这念头如同闪电,照亮了她信息流中无尽的黑暗,却也带来了更深的寒意。这需要何等疯狂的计算与操作?需要何等深刻的、对“基石”底层协议的理解?

就在她试图更深入地解析织网者关于“协议重写”的残缺研究时——

警告:外部干涉增强。检测到‘园丁’标准净化协议扫描波。强度:持续提升。

冰冷的提示,来自光茧本身的防御系统。

它们来了。而且,不再仅仅是扫描。

李琟能“感觉”到,那片死寂的灰烬之海,正在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梳理。灰烬的漂流轨迹变得有序,混乱的信息背景噪音被压制。一种绝对的、不容置疑的秩序,正在强行降临这片最后的无序之地。

如同白色的橡皮擦,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抹去纸上的污渍。

而她,和这个光茧,就是那最后需要被清除的“污渍”。

没有时间了。

是带着这沉重的、近乎绝望的知识被净化,还是……

李琟做出了选择。

她不再试图“阅读”或“记忆”这庞大的知识库。那是不可能的。她开始同调。

她将自己的信息结构,她作为“共鸣者”的核心编码,她继承自织网者的避难协议,以及伊西斯留下的观测者权限碎片,全部主动向光茧的核心数据库敞开,并试图与其中关于“基石协议解析”和“共鸣者终极应用”的部分,进行最深层次的融合。

这不是学习,是嫁接。是将外部的知识库,强行接入她自身存在的根基。

痛苦。

比肉体被撕裂,比意识被碾压,更加本质的痛苦。她的信息结构在扭曲,在重组,逻辑链在崩断又强行续接。无数相互矛盾的定理、法则、猜想在她核心中碰撞、爆炸。

她感觉自己在被拆解,又被用完全陌生的方式重新组装。

光茧的光芒开始不稳定地闪烁,内部流淌的符文速度飙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黯淡、熄灭。它所蕴含的知识,正被李琟以一种近乎掠夺的方式,抽取、压缩、烙印在她那本就异常的意识结构之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