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所谓执念 皆是虚妄 > 第60章 字迹谜团终得解开(第1页)

第60章 字迹谜团终得解开(第1页)

铜铃在掌心安静躺着,那根无形的线似乎松了些,但并未断裂。林小满没有松手,只是将它缓缓翻转,让铃舌朝内贴住掌纹。她靠在巷口一堵矮墙后,膝盖微屈,把帆布包垫在腿上,拉开拉链,取出防水袋。

残本的焦边在夜色里泛着暗灰,像被火啃过又吐出来的纸片。她没急着翻开,而是从包里捏出一小撮灰白色粉末,混着灯油调成稀浆,用细笔尖蘸了,在指甲盖上试了试反应——药液边缘泛起微弱荧光,比上一次更亮。

她这才掀开本子。

引魂灯被她轻轻放在身侧,灯罩旋开一半,火苗压得极低。她将本子反扣在灯上,纸背透出焦痕的轮廓。药剂刷过第三遍时,原本模糊的一块区域开始渗出墨色,像是从纸纤维深处浮上来一般。

“东三区1号仓”六个字清晰浮现,笔迹工整,应是周平早年记录的习惯写法。其后一行小字紧跟着显现:“入夜后由西墙铁门通行,禁声。”

她停了笔,指尖顺着那行字滑过,触到一处凹陷——纸面曾被反复,油渍渗透,形成了固定的压痕。这行字被人看过太多遍,不是随手写下的备注,而是必须牢记的路径。

她合上本子,从包底抽出那张泛黄照片,只取右下角一角。军供专线入口的标注依旧清晰,但这次她不再看墨迹新旧,而是将照片边缘对准远处建筑的剪影。

西墙倒塌的砖垛位置、铁轨偏移的角度、门框歪斜的方向,全都吻合。这不是巧合,是同一空间在不同时期的定格。照片上的标记虽然后加,但指向的却是真实存在的通道。

她把照片收进内袋,重新点亮引魂灯,火光映在铜铃表面,符纹未动。她知道,那根线还在,但她己不再被动跟随。

老兵魂魄站在她身后半步,身形比前几日稳定许多,只是肩线微微颤抖。她没回头,只将灯往他那边偏了偏,低声道:“再等等。”

两人沿着巷道缓步前行,避开主路,从一片废弃菜地边缘绕出。泥土松软,踩上去无声。前方三百米处,一道锈蚀的铁门嵌在西墙缺口处,门框上方横着一块残破标牌,字迹剥落,只剩“1号”两个数字还勉强可辨。

她蹲下身,从包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木匣,掀开盖子,里面是一块干槐木片,刻着半个符纹。她将符片贴在耳后,闭眼三息。再睁眼时,听觉骤然清晰——远处有金属摩擦声,是铁门铰链在转动。

她抬手示意老兵别动。

十分钟后,巡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三名黑夹克男子沿墙走过,手电光扫过地面,停在铁门前。其中一人掏出钥匙,咔哒一声打开锁链,推门而入。门关上前,她看清了内部结构:一条窄道首通仓库主体,两侧堆着木箱,墙上挂着几盏应急灯。

人走后,她才缓缓呼出一口气。

“他们每十分钟巡查一次,规律很准。”她低声说,“但我们不需要进去。”

她从包里取出残本,再次打开最后一页。那句“若失联,信留老风机房”下方,曾有一道压痕。她用放大镜对着火光细看,发现压痕并非来自指腹,而是某种硬物反复刮擦所致——像钥匙、铁片,或是戒指边缘。

她忽然想起工厂角落那张临时铺盖下的铁皮盒,灰衣男人提着的那个。

她没再深想,只将本子合上,塞回防水袋。

时间一点点过去,她盯着铁门,计算间隔。第九次巡逻结束后,第十个人影出现在巷口。

那人穿深灰外套,身形瘦削,走路时左腿微跛,右手习惯性扶着腰侧。他走近铁门,没有用钥匙,而是从怀里摸出一张磁卡,在读卡器上刷了一下。门锁轻响,他侧身进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