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镇。”老人说,“靠近边境线,现在几乎没人住了。当年战事一停,居民就撤了。听说后来起了雾,常年不散。”
林小满记下地名,没有多问。她知道有些事不能急,有些路必须一步步走。
老人站了一会儿,拄拐转身,动作缓慢却不迟疑。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背对着她说:“我不求他回来。只求他能闭眼。”
门铃轻响,人己离去。
林小满站在原地,手指抚过新笔记本的封面。她想起自己最初只想关店收摊,躲开所有麻烦。可现在,她竟主动拿起笔,写下第一个属于他人的寻魂任务。
展台上的花换了新的,白菊旁添了几支紫色风铃草。钱盒里多了几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币,最上面是一张十元,角上压着一枚铜钱。
她走回柜台,打开抽屉,将老兵留下的军功章轻轻放进去,和那封未写完的信并排放着。然后她取出一只帆布包,开始收拾必需品:干粮、手电、备用电池、驱潮药片、一张旧地图。
最后,她将新笔记本放进包里,拉上拉链。
阳光移过地板,照到她的鞋尖。她低头看了看,弯腰系紧鞋带。
包放在肩上时,门铃再次响起。
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本书,眼神犹豫。她没进来,只是隔着玻璃望着展台。
林小满走过去,打开门。
女孩低声说:“我……我想问,如果我想找的人,己经过去五十年了,还能找到吗?”
林小满看着她,没有立刻回答。
女孩从书包里掏出一本破旧的相册,手指抚过其中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是个穿长衫的年轻人,站在老式照相馆的布景前。
“这是我爷爷的哥哥。”她说,“他走的时候,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
林小满接过相册,轻轻翻了一页。
女孩的声音更轻了:“我奶奶临终前说,他其实一首想回家,只是……不敢。”
林小满合上相册,还给她。
“能。”她说,“只要有人记得,就还能找到。”
女孩点点头,抱着相册转身走了几步,又停下。
“您要去哪儿?”她回头问。
“南疆。”林小满说。
女孩没再说话,只是把手伸进书包,掏出一小包晒干的桂花,递给林小满:“路上吃吧,甜的。”
林小满接过,道了谢。
女孩笑了笑,跑开了。
林小满站在门口,手里攥着那包桂花。阳光照在街道上,扫帚仍插在地缝里,纸页未动。
她转身回店,将桂花放进帆布包的侧袋。
然后她关掉灯,锁上门,把钥匙放进衣兜。
转身走向巷口时,一阵风吹过,掀起了包的一角。
新笔记本的边角露了出来,封面上的字迹清晰可见:
“任务一:寻老兵之弟,地点:南疆边境旧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