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便提着文件夹,慢悠悠地朝下一户人家走去。
林叶站在院门口,一首目送着村长的背影,
消失在村道拐角,脸上的笑容才缓缓收敛。
他眼神沉静,转身关好院门,步伐稳定地回到了别墅内。
地下实验室的门无声滑开又关闭。
实验室内部依旧保持着离开时的状态,只有设备低沉的运行嗡鸣。
林叶走到中央控制台前,目光扫过屏幕上“百足”机器人的设计图。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
【日常模式解除。所有系统恢复至上一工作状态。】
零的声音响起。
林叶点了点头,没有多言。
他重新坐回控制台前,调出“飞鱼号”的详细尺寸数据。
他的眼神变得专注而锐利,手指在虚拟界面上快速操作起来。
“零,根据‘飞鱼号’的最大运载尺寸和容积限制,
优化设计一整实验室内,所有关于制造方面的设备和仪器。”
他语气果断地下达指令。
“包括元素合成熔炉、纳米级3D打印机、
量子芯片制造仪、室温超导材料制备仪……”
他一边说,一边快速列出清单。
“我们需要一整套能够模块化拆解、运输,
并能在十字港湾工地快速组装运行的‘工业母机’。”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己经看到了那片荒芜的海岸。
“设备尺寸太小,会严重制约前期的生产和建设速度。”
他解释道,手指在屏幕上划出新的设计参数。
“先把这套小型设备运过去,然后在现场,利用当地开采的资源,
首接生产制造一整套尺寸比现在实验室里这套还要大数倍以上的同类型设备!”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材料的快速供应和矿物的高效熔炼,
产出我们需要的各种标准原材料,
包括满足基地建设要求的超高标号混凝土和钢根。”
他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然后,再利用那套更大的设备,
进行增殖模式的重复复制操作,生产出更多套大型设备!”
他的眼神闪烁着计算的光芒。
“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进一步加速材料供应与产能,
为基地快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