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则带着一群算学博士,日夜不停地演算推衍,试图找到那渺茫的、能将混沌核心能量安全压缩并稳定输出的数学模型,算盘珠子都快打冒烟了,地上全是揪掉的头发。
林昊更惨,一边要跟着公输仇搞工程(主要提供系统黑科技思路),一边要安抚陈平的情绪(主要靠瞎编前辈典籍),一边还要偷偷摸摸攒震惊值兑换关键技术和材料,整个人忙得脚不沾地,眼圈黑得跟熊猫似的。
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压缩”和“稳定”混沌核心那狂暴无比的能量。
第一次整体测试,试图将三块混沌核心碎片的力量引导至一个特制的“压缩符阵”中。
结果符阵刚亮起来不到三息,就首接炸成了漫天飞灰,顺带掀翻了半个试验场,要不是林昊反应快启动了系统保命道具,当时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变成烟花。
第二次测试,改进了符阵材料,用了最新合成的“星辰灵金混合体”。
这次没炸,但混沌能量首接暴走,把整个压缩装置扭曲成了一坨不可名状的金属麻花,还附带强烈的精神污染,好几个大匠当场跳起了大神,口吐白沫地嚷嚷着“万物归一”…
第三次…第西次…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炸炉成了家常便饭,工伤名单长得能绕咸阳宫三圈。悲观和绝望的情绪开始在“裂熵司”内部蔓延。连公输仇都开始写遗书了。
就在这至暗时刻,林昊终于攒够了那笔天文数字的震惊值,咬牙兑换了【混沌奇点压缩技术(伪)】。
这玩意儿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一份极其危险的、取巧的“偏方”。其核心思路,并非强行压制混沌能量,而是利用其自身的无序特性,引导其内部形成无数个微小的、自我冲突的“能量漩涡”,利用漩涡之间的相互牵制,达到一种极不稳定的、动态的“平衡”,从而在极短时间内实现超高密度的能量压缩。
说白了,就是在炸弹爆炸的前一秒,强行把它捏成一团,然后赶紧扔出去!
风险高到离谱,但…似乎是唯一可行的路子?
林昊拿着这份“偏方”,找到快要崩溃的公输仇和陈平。
两人看完,先是目瞪口呆,然后脸色煞白,最后…眼中竟燃起一丝疯狂的火焰!
“妙…妙啊!”陈平拍案叫绝(虽然手在抖),“以毒攻毒!以乱制乱!此法定然出自癫狂…呃,是绝世高人之手!”
公输仇也喘着粗气:“虽然…虽然还是可能会炸…但至少…有了方向!干了!”
三人再次一头扎进工坊,按照这“偏方”开始重新设计“裂熵箭”的能量核心。
过程依旧惨烈,炸炉的次数更多了,但每一次爆炸后,都能取得一丝微小的进展。那狂暴的混沌能量,终于开始被勉强约束在特制的容器内,虽然极不稳定,时不时还往外喷点能量火花,但至少…没立刻炸了。
与此同时,箭体结构、投送系统、稳定符文…等等配套设施的研发也在同步进行,整个“裂熵司”如同一个巨大的蜂巢,所有人都在为了那最终的目标拼命。
一年期限将至。
这一日,在又付出了十几处工坊被毁、数十人受伤的代价后,第一枚“裂熵箭”的原型…或者叫“试验型不稳定爆炸物一号”,终于被小心翼翼地组装了起来。
它长约十丈,通体由暗金色的星辰灵金铸造,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看一眼都头晕的复合符文,箭尖部位镶嵌着三块不断扭曲变幻、散发着令人心悸波动的混沌核心碎片,整个箭体时不时还不受控制地抽搐一下,迸射出几缕危险的电弧。
这玩意儿看起来就不像是个善茬,更像是个随时要爆的刺猬。
公输仇、陈平、林昊三人,围着这危险的造物,脸色苍白,却又带着一种病态的兴奋。
“陛下,幸不辱命…‘裂熵箭’原型…己成。”公输仇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锣。
嬴政亲临试验场,看着那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巨箭,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好!即刻测试!”
测试场地选在了一处荒芜到连石头都快风化没了的死寂位面碎片。
巨大的发射架被临时搭建起来,“裂熵箭”被小心翼翼地吊装上去,连接上密密麻麻的能量导管和稳定索。
所有人退到极远的安全距离,通过玄光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