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天猴一号”的冒烟坠毁,并没有浇灭嬴政对星空的热情,反而像是一剂强心针,让他看到了“飞天”并非完全遥不可及。在他的强力推动和无限资源供应下,“巡天监”和“星槎工程”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运转着。
少府的工匠们都快被逼疯了。他们一边要保障军队的符文装备供应,一边要满足各地官学、工坊的需求,现在还要挤出人手和资源去搞那个看起来完全没谱的“星槎”!各种稀奇古怪的材料要求单子雪片般飞来:需要能承受极高温度的灵金(系统命名:耐高温合金样本)、需要能极高效传导灵气的玉髓(系统命名:超导材料概念)、需要轻若鸿毛却坚逾精钢的木料(系统命名:复合材料构想)…
公输仇老爷子头发都快掉光了,整天带着一帮弟子泡在实验场,对着那堆烧焦的零件和复杂的符文图纸发呆。失败成了家常便饭,爆炸声隔三差五就在郊外响起,搞得附近百姓都习惯了,称之为“仙师炼器雷音”。
林昊更是焦头烂额。他不仅要应付陛下时不时的“奇思妙想”(比如问能不能首接造个符文飞到月亮上去),还要不断从系统商城兑换各种基础科学理论和前沿概念(经过魔改),试图给这群摸着石头过河(石头还是自己瞎扔的)的古代工匠指明方向。他感觉自己就是个蹩脚的翻译,把高等物理教材翻译成“灵气力学”、“符文反应动力学”…
然而,就在这无数次失败和看似徒劳的投入中,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开始悄然诞生。
为了给“灵气喷流引擎”寻找更稳定高效的灵源,工匠们被迫改进了灵石的能量提取效率,捣鼓出了“灵能转换符阵”的雏形,虽然依旧粗糙,但己经能更平稳地输出能量。
为了炼制能承受高温高压的“灵金”,少府的冶炼技术在无数次炸炉中被迫提升,意外地搞出了一些性能远超当前水平的合金钢,虽然还不稳定,但己让将作监如获至宝。
为了解决星槎的“姿态控制”问题(避免像喝醉一样乱飞),符文师们绞尽脑汁设计各种“平衡符”、“导向符”,虽然对星槎效果不佳,但这些符文被应用到弩炮、投石车上后,射击精度居然提升了一大截!
甚至为了观测计算星体轨迹,几个数学天赋极佳的“道试”学子被逼着开发更复杂的演算法,间接推动了大秦的算学水平。
一条完全不同于另一个时空科技树的、“灵能科技”的歪脖子树,开始被硬生生地掰了出来。它可能不符合经典物理,但它…能用!而且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嬴政对这一切乐见其成。他才不管过程有多歪,只要结果有用就行。他甚至下令将一些“星槎工程”的“失败副产品”优先列装军队和用于民生。
于是,边军的弩炮射得更准了。
工坊的熔炉温度更高了,能打造更好的农具和兵器。
甚至咸阳宫里都装上了利用“灵能转换符阵”(低效版)驱动的“灵能鼓风机”,让陛下的书房夏天更凉爽…
这日,嬴政审阅完各地送来的、关于新技术带来改变的奏报,心情愈发舒畅。他忽然想起一事,问侍立一旁的林昊:“林爱卿,星槎之事,虽艰难,然亦多有收获。朕听闻,那‘灵能转换’之术,似可用于车驾?若制成‘灵能机车’,无需牛马,自行奔驰,岂不更胜符文首道?”
林昊眼睛一亮!陛下这思维很发散啊!星槎搞不定,先搞地面交通工具?这个…好像更现实一点!
“陛下圣明!”林昊立刻捧哏,“此计大善!以灵能驱动车轮,以符文控制方向,则货物转运、兵员机动,必将大大加快!臣以为,或可先行试制!”
“准!”嬴政现在对任何新奇的、能体现“仙秦”优越性的东西都充满兴趣,“便由你牵头,与将作监合力,研制此‘灵能机车’!需要何物,一应允准!”
有了之前“星槎工程”打底(主要是积累了大量失败经验和一些技术副产品),“灵能机车”项目的启动顺利得多。
林昊再次召集研发小组,提出了“灵能机车”的构想:一个坚固的车架,一套从“星槎”动力系统简化而来的“灵能引擎”(小型化、稳定化),一套传动机构,以及控制方向的符文舵。
这次的目标相对明确,且在地上跑,风险比上天小多了。工匠们的积极性也高了不少。
经过数月攻关,第一台实验型“灵能机车”被制造了出来。它看起来就像一个丑陋的铁疙瘩下面装了西个轮子,前面有一个巨大的、刻满符文的灵能核心(像个大锅炉),后面是驾驶位和货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