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西策,深得朕心!”嬴政大手一挥,“李斯!”
“臣在!”
“即刻拟旨:命蒙恬,除固守长城外,择要害之地,修筑堡垒,步步为营,挤压匈奴空间!增派斥候,深入草原,打探匈奴各部动向,朕要知晓那左贤王为何突然南下!重赏能提供匈奴情报者,无论秦人胡人!”
“臣遵旨!”
“少府令!”
“臣在!”
“集中工匠,全力研究弩机改良之事!一应所需,优先供给!若有进展,立刻报朕!”
“臣遵旨!”
一道道命令迅速发出,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因为林昊的一番话,开始朝着一个更加精细和战略化的方向调整。
殿内的气氛彻底扭转,从之前的凝重压抑,变成了一种积极备战的昂扬。
嬴政处理完紧急军务,心情大好,再次看向林昊,越看越满意。
“林爱卿,你今日又立大功!想要何赏赐?”嬴政笑着问道。
林昊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他再次躬身,语气诚恳:“陛下,微臣别无所求。唯愿能继续为陛下分忧。若陛下允准,微臣希望能更深入地参与弩机改良之事。微臣虽不懂具体制作,然或可从前辈所描述之原理方向,为工匠们提供些许思路参考。”
他主动要求参与“项目”,既能更好地监控进度(免得工匠瞎搞),也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
“准!”嬴政毫不犹豫,“即日起,爱卿可自由出入少府工坊,参与弩机改良事宜!一应工匠,皆需配合!”
“谢陛下!”
林昊再次谢恩。他知道,自己在这大秦的权力核心,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在退下之时,他看似无意地低声对嬴政说了一句:“陛下,北疆之事,虽需长远谋划,然此次左贤王南下,百姓遭劫,亦需雷霆手段,以儆效尤,彰显天威,安抚民心。”
这话是在提醒嬴政,长远策略要搞,但眼前的报复和立威也不能少,否则无法向国内交代。
嬴政目光一闪,深深看了林昊一眼,点了点头:“爱卿所言甚是。朕,知道了。”
林昊这才躬身退下。
走出大殿,阳光刺眼。林昊感觉自己的腿有些发软,那是极度紧张后的虚脱。
他知道,刚才那番话,看似解决了危机,赢得了赏识,但也将他更深地卷入了帝国最高层的军事决策之中。
福兮?祸兮?
他抬头望向北方,仿佛能看到那片广袤而残酷的草原。
历史的车轮,似乎真的因为他这只小小的蝴蝶,而开始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