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当秦始皇读完凡人修仙传后怎么样了 > 第26章 匈奴南下林昊献策(第1页)

第26章 匈奴南下林昊献策(第1页)

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被嬴政那句突如其来的问话抽干了,所有的目光——惊愕的、探究的、怀疑的、甚至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如同无数无形的针,密密麻麻地钉在林昊身上。

冷汗瞬间从林昊的额角渗出,沿着鬓角滑落。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的声音,血液冲上头顶,带来一阵轻微的眩晕。

匈奴?!

他一个现代社畜,对匈奴的所有认知加起来,恐怕还不如在座任何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皮毛!什么骑兵战术、草原习性、边境地理…他完全是一窍不通!

说不知道?立刻就会让“忘语道人”博古通今、游历西海的人设崩塌,之前积累的所有信任和重视都可能大打折扣!

胡说八道?这是军国大事,关乎边境安危和无数将士百姓的生命!一旦他信口开河导致决策失误,那下场绝对比卢生侯生还要惨烈百倍!

进退维谷!真正的进退维谷!

【危机预感铃铛】依旧没有震动,说明嬴政此刻并没有杀意,更多的是一种病急乱投医式的、带着强烈期待的试探。但这种期待本身,就是最致命的压力!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林昊能感觉到嬴政的目光越来越锐利,李斯在一旁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赵高则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必须说点什么!必须立刻回答!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昊的大脑在极度紧张下反而进入了一种空明状态。前世零星看过的纪录片、小说片段、甚至玩过的策略游戏内容,如同碎片般飞速闪过…

不能谈具体的战术!那绝对露馅!

要从更高的层面…从信息…从后勤…从…对!从“知己知彼”和“扬长避短”的角度去忽悠!

他猛地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所有的慌乱,脸上努力挤出一副“陷入沉思回忆”的表情,缓缓开口,声音因为紧张而略带沙哑,却反而增添了几分凝重的味道:

“回陛下…前辈云游西海,确曾远涉北方苦寒之地,于漠北草原之外,甚至更遥远的冰原山林之间,皆有其足迹…”他先铺垫“忘语道人”的足迹确实覆盖过北方,增加可信度。

“然…”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前辈提及匈奴,多感慨其乃‘疥癣之疾,却难根除’。”

“哦?为何难根除?”嬴政立刻追问,身体微微前倾。

“盖因匈奴之根本,非在于其王庭金帐,非在于其控弦之士数十万…”林昊缓缓道,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高深莫测,“而在于其…生存之道!”

“生存之道?”嬴政皱眉,这个角度很新奇。

“正是!”林昊点头,“匈奴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其民自幼生长于马背,骁勇善战,来去如风。抢掠边郡,于其而言,非仅为财富,更是其补充物资、熬过严冬之一种…一种生存方式!击败其一部,其主力可远遁千里,避我锋芒。待我大军粮尽退去,其又可卷土重来。此乃草原游牧与中原农耕之根本差异,非一时一战可决。”

他这番话,其实是将后世对游牧民族的一些总结用古朴的语言说了出来,听起来很有道理,点明了匈奴难缠的核心。

嬴政、李斯,乃至殿内一些知晓兵事的官员,闻言都露出了思索之色。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大秦数次北伐,都面临类似困境。

“然,难道就任由其劫掠,无可奈何?”嬴政的语气带着不甘。

“非也!”林昊立刻否定,他知道必须给出建设性意见,“前辈曾言,对付此等对手,需扬长避短,多管齐下,徐徐图之,方可见效。”

“何为扬长避短?何为多管齐下?”嬴政的兴趣被彻底勾了起来。

林昊精神一振,知道关键时刻来了,开始抛出他绞尽脑汁想到的、相对靠谱且不易证伪的策略:

“其一,曰‘筑城缓推’。”林昊伸出第一根手指,“陛下己命蒙恬将军修筑长城,此乃固守之上策。然长城之外,并非无可作为。或可于水草丰美、地势险要之处,修筑小型坚城堡垒,屯田驻军,步步为营,如同楔子,逐步挤压匈奴之活动空间,使其不敢轻易靠近,即便靠近,亦难久留。此乃以我之‘固’,克彼之‘移’。”

这其实就是后世汉武帝和很多王朝对付游牧民族的策略之一,堡垒推进。嬴政修筑长城本身也是这种思路的体现,林昊只是将其具体化和提前说出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