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业生涯已经进入不可避免的衰退期的老将,在跌入谷底后却还能逆风翻盘,表现得比二十八岁当打之年还要出色……
任何一个人,看见这样的故事,都很难做到心如止水。
如果有人可以对这样的传奇故事无动于衷,那就说明这个人恐怕不是大家所理解的正常生物,因为ta没有心。
就算是最讨厌王烈的黑子们,在他的成绩和表现面前,不管如何嘴硬,内心深处也一定是有反应的——要么深受触动,暗暗佩服,要么就是因此破防,从而看王烈更不爽了。
不管是哪种,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康纳·考利的职业是一个工作要求尽量客观中立的解说员,但他也是人,他不可能不被王烈的顽强所打动。
他见过二十八岁的时候才浪子回头的人,也见过三十三岁了还能焕发职业生涯第二春的。
可是都三十八岁了,还能从谷底重新爬起来的……他此前真没见过。
他为王烈所折服,心里会不自觉的倾向于王烈——这种倾向在有些时候甚至是康纳·考利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
相比起来,乔·威斯利就很清楚自己的倾向性。
所以在王烈进球之后,他除了例行公事般客气了一下,就再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了。
反正他是“解说嘉宾”,又不是解说员,哪怕一分钟不说话,也不算是播出事故。
想要让他给王烈捧场?
门儿都没有!
※※※
利泽公园球场的首个欧冠进球,虽然意义重大,但也没有让王烈多庆祝一会儿。
这个球对外界来说不管有什么重大意义,放在他这里,也就只是七百六十个球中的一个,是九十三个欧冠进球中的一个。
进球当然让他高兴,毕竟进球可以让他年轻。
算上他刚刚进的这个球,距离下次年轻只剩下三个球了。
更多的进球,能让自己更快变年轻。
可是他更清楚,球队的胜利同样重要。
甚至可以说,如果他想要进更多球,就需要球队整体表现出色,需要在这支球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而想要让每个人都状态正佳,那就需要不断赢得胜利。
毕竟胜利是包治百病的“神药”——一切问题都可以靠胜利来解决,在胜利情绪的鼓舞下,球员们信心十足,士气旺盛,反应到比赛中自然就是更加出色的发挥,更容易赢得胜利,形成正向循环。
另外,他想要带领中国队拿到世界杯冠军,那么光靠他个人进球不行。
虽然现在因为主教练何指导和足协的支持,在队内已经强行统一了思想。可他也知道他并不能让国家队里每个活生生的人,都和他思想共振,为了他的目标拼尽全力。
这些人里不见得是不想要冠军,他们只是不相信中国队能够赢得冠军。
所以王烈需要证据证明他有能力带领他们赢得世界杯冠军。
泰恩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如果他能够带领并不被大家看好的泰恩赢得胜利和冠军,在国家队内怀疑的思想就会减少很多。
所以他不光要进球,进很多球。他还得带队拿到胜利和冠军。
靠他一个人,可以赢得几场胜利,但肯定是不可能拿到足够赢得冠军的胜利次数。
虽然他很感谢里贝罗的助攻,但就像在国家队那样——他想要让球队里的每个人都变强。
当他上场的时候,他希望站在自己身边的是十个强力悍将,而不是十片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