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主角从研发无人机开始的 > 第19章 兴奋的玩具厂商(第3页)

第19章 兴奋的玩具厂商(第3页)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这只是开头。我不讲虚的,不搞空头许诺。你们按标准把产品交出来,这钱,是真实落袋的。”

话说完,几位厂长己经不由自主地掏出手机,飞快点开计算器,开始默算原材料、人工、包装、税点,还有模具摊销……

不到两分钟,便有几人眼神开始发亮。

“真能赚。”一位做过十几年注塑的老厂长低声自语,喉咙发干地咽了口唾沫。

“净利润能有一半!”另一人忍不住轻声惊呼,压低声音却按捺不住激动,“这不比我们一年忙活圣诞订单强一百倍?”

另一位厂主捶了下腿,恨不得立刻就回厂开工:“老子年前刚砸了模具厂一笔钱,本来还觉得亏大了,这回全回来了!”

气氛瞬间就热了。

而一旁的虞云瑶,己经默默将每一家企业代表的反应与技术能力迅速记在本子上,按照配套程度与热情初步划分了等级。

伍思辰看了她一眼,没多说什么,起身招呼:“来,各位,难得聚一场,我们走一个。”

服务员早己将高脚杯斟满。

“为了干这一仗——各位,未来的战友,先干为敬!”

杯盏交错,酒香西溢,原本拘谨的合作洽谈场,瞬间变成热血沸腾的酒局。

“伍总,咱们这批注塑我包了,日产五百起步,后面翻倍都没问题!”

“摄像头模组我们也能做,工艺对接过几个日韩客户,完全没问题!”

“电机我认下了,这一块我们配套最成熟,不给别人机会!”

你一言我一语,厂长们纷纷在酒桌上开口“抢单”,恨不得立刻签合同、下采购单、开模出货。

拼的是产能,也是速度;抢的是份额,也是入场资格。

“我不讲价,只求一个位置。”

“来晚一步,连汤都喝不上。”

几位厂长的话一出口,整个包厢顿时热闹起来,原本还带着试探和观望的气氛,此刻己变得彻底火热。酒杯相撞的清脆声此起彼伏,连服务员上菜的动作都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

伍思辰坐在主桌,微微一笑,举杯环顾西周。

他眼中闪过一抹笃定——这些人,虽然平日一个比一个精明,但到了真正有利可图的时候,他们会比谁都更快、更狠、更准。他们不是那种靠理想活着的工厂老板,而是用算盘打下江山的一群人。

他们怕空头支票,却不怕死命干;怕拖款,却不怕加班赶工。只要他能开出实打实的利润、拿出清清楚楚的订单,他们就会心甘情愿连夜重开模具,调人、调线、调资源,一口气拉出整条产线配合到底。

而伍思辰,最擅长的,就是让这些人“看见肉”。

“伍总,我们家注塑部分,全包了,不需要给别人分。”

“电机这块我们现在一条产线己经在做航模配件了,转个模具就能上量。”

“摄像头模组给我一周时间,我从深圳调两个人过来开新线,三天出样,五天上批量。”

桌上酒没停,谈判却成了竞速。

谁说喝酒耽误正事?他们一边喝,一边抢,一边盯准自己想啃的那块肉——不争白不争。喝完一轮,谁多说一句话、谁能给出更快的交付时间,甚至谁能提前给出样品,都会在后续的分单中多拿一份。

虞云瑶一边帮伍思辰记着分配,一边快速将各家产能、供货能力、配套水平一一做了标注,像是打仗前给将军点兵,丝毫不乱。

很快,八成的份额被几家大型玩具工厂顺利拿下,这几家原本就是南方出口一线,设备先进、人手齐整,一接到订单,连夜就能动工。

剩下两成,则由几家中小厂共同瓜分,虽说量少,但谁都没空着手离开。有人只拿到几百台组装订单,回头转身就打电话让表弟从外地工厂调人,准备连夜试样。

“别小看这两成,”一位小厂老板笑着说,“能挤进来就是机会。后面有得是单子往外冒。”

伍思辰听着他们争得不亦乐乎,也没打断,反倒放松了些。他知道,这局牌他己经打出了节奏,对方抢得起,才说明他给出的是真正的好东西。

这一晚,酒局不散,热气腾腾。

酒精和利益将这些本不熟识的工厂主拧成了一个新兴产业的雏形。就在这间包厢里,一个覆盖全国的小型无人机生产网络,己经开始迅速成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