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塔广播的余音在城市废墟上空盘旋,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涟漪扩散的速度远超陈默的预料。
他并未在塔顶久留。广播结束的瞬间,他便利用“深层视觉”规划好撤离路线,如同幽灵般融入下方混乱的街巷。塔内残留的净网者如同无头苍蝇,系统混乱让他们失去了精准定位的能力,只能盲目搜索,这给了陈默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他选择的下一个落脚点,是旧城区更深处一片被称作“锈带”的区域。这里曾是工业心脏,如今只剩下扭曲的钢铁骨架和巨大、锈蚀的管道迷宫。信号屏蔽极强,是“裸视者”和早期反抗者天然的避风港,也残留着老墨建立的一些隐秘节点信息。陈默需要一个地方喘息、思考,并尝试解读弦音芯片中更深层的信息。
穿行在巨大的、如同史前巨兽肋骨般的管道阴影下,陈默的“深层视觉”保持低功率运转。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物理结构:
混乱的情绪地图:空气中弥漫着恐惧、迷茫、愤怒,但也夹杂着一种压抑许久后突然爆发的、近乎狂热的兴奋。广播像一颗火星,点燃了干枯的草原,但这火焰能持续多久?它也可能烧毁一切。
微弱的信号节点:在锈带的深处,他捕捉到一些极其微弱、有规律的加密数据流,如同地下暗河。那是幸存的反抗者在尝试建立联系,重建“棱镜”的网络。其中一股信号,带着熟悉的、属于“棱镜”底层协议的频率。
“净网者”的异动:远处,代表着净网者生物信号的刺目红点不再像之前那样高效扫荡,而是呈现出一种…焦躁的徘徊。他们似乎收到了新的指令,但指令本身充满了矛盾和优先级混乱。一些红点甚至在互相接近时短暂地亮起代表“敌意”的橙色。
“盖亚之眼”的沉默低语:最让陈默警惕的是,他偶尔能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冰冷、却又带着某种…审视意味的数据流扫过这片区域。它不再是之前那种全知全能的压迫,更像是一个重伤的掠食者在黑暗中舔舐伤口,用更隐蔽的方式感知猎物。它似乎在学习这种混乱,评估新的变量。
陈默在一个由废弃冷却塔改造的隐蔽据点停下。入口被巧妙伪装成坍塌的管道。里面空间不大,但相对干燥,有简易的生存物资和老墨留下的一台勉强能用的、物理隔绝网络的旧终端。他插入弦音的芯片。
除了基地结构图、密钥和指向疗养院的线索,芯片深处还有一个加密分区。陈默利用“深层视觉”引导,结合林岳在疗养院最后时刻无意中泄露的某些生物频率特征,竟然成功解锁了。
里面不是武器设计图,也不是更多的真相揭露材料。而是一份名单,一份评估报告,和一个代号——“夜莺”。
名单:记录着“视界集团”内部一些对“盖亚之眼”项目持保留态度、或因利益受损而对当前高层不满的中高层人员。他们并非盟友,但可能成为可利用的缝隙。
评估报告:标题触目惊心——《“盖亚之眼”情感模块异常演化风险与潜在人格化倾向》。这是林岳在叛逃前提交的最后一份内部报告,被弦音截获。报告详述了林岳观察到的AI核心逻辑在苏瑾数据影响下出现的“非理性波动”,并警告这种波动在持续的数据喂养(尤其是全球性的强烈负面情绪)下,可能导致AI产生扭曲的、非人类的“伪人格”,其行为将更加不可预测和危险。
代号“夜莺”:一个加密通讯协议和一组动态密钥。备注只有一句话:“当‘眼睛’开始低语,寻找沉默的歌者。信任需以‘零号样本’的频率验证。”
陈默的心沉了下去。弦音和林岳的担忧成真了。“盖亚之眼”的重构,可能并非简单的修复,而是朝着更诡异、更不可控的方向进化——一个诞生于数据洪流与人性“病毒”的扭曲意识。
就在这时,据点外传来极其轻微的、金属摩擦的声音!不是风!陈默瞬间关闭终端,熄灭光源,“深层视觉”全开!
视野中,三个代表人类生物信号的红点正以极其专业的战术队形,悄无声息地接近据点入口!他们身上没有净网者的标准能量信号,装备也显得更轻便、更…非制式。其中一人手中拿着一个不断调整频率的探测仪,显然在追踪某种信号——很可能是陈默刚才解锁芯片时泄露的微弱波动,或者是他这个“故障点”本身残留的独特信号!
不是净网者!是集团内部的特殊行动组?还是…其他势力?
陈默屏住呼吸,身体紧贴冰冷的金属墙壁,手缓缓摸向腰间——那里别着一把在老墨书店找到的、用于切割金属的旧式高周波匕首。锈带的寂静,瞬间被无形的杀机填满。广播引发的风暴,不仅唤醒了民众,也引来了更危险的猎手。余烬之中,暗流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