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了。”陈林低声说,“够做几轮人体试验了。”
第六页终于出现了图像——一个徽记。
环形齿轮包裹着一只眼睛,线条简洁却透着诡异。没有文字,没有编号,只有这个标志孤零零地印在纸中央。
“认识吗?”陈林问。
“无匹配记录。”零说,“但结构分析显示,齿轮转动方向为逆时针,象征非自然进程。眼部瞳孔位置存在轻微偏移,疑似动态设计,原图可能带有视觉诱导效果。”
“催眠用的?”陈林嗤笑,“还挺讲究。”
就在这时,机械臂翻到了最后一页。
空白。
整张纸干干净净,连个指纹都没有。但当扫描仪的光束扫过表面时,零突然发出提示音:“检测到隐形墨水残留,紫外线激发后显现文字。”
一行小字缓缓浮现:
“你读到的,正是我们希望你知道的。”
陈林盯着那句话,足足五秒,然后笑了:“挺会玩心理战啊。”
“更值得注意的是纸张材质。”零说,“经成分分析,这种特制纤维仅在末日前三年由军方保密单位定制,用途为高危情报传递。而这批档案的装订方式,使用的是双孔错位打孔法——这是防止伪造的标准手段之一。”
“也就是说,”陈林慢悠悠地说,“这些东西,是真的。”
“真实性高达93。6%。”零确认,“伪造成本远高于首接制造混乱,不符合常规陷阱逻辑。”
陈林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主控屏。他调出避难所全域监控,重点锁定东门外围。
“把刚才所有解码内容打包,生成三份物理副本,用老式打孔卡存储,封入铅盒。”他说,“一份存地下保险库,一份放雷震那边作备份,最后一份……先锁着。”
“需要向其他指挥官通报吗?”
“不。”陈林摇头,“现在谁都不知道算安全。消息一旦扩散,反而容易被顺藤摸瓜。”
他话音刚落,通讯灯闪了。
是秦岳。
“我己经到紧急通道口,三分钟后进接收区。”
“带枪了吗?”陈林问。
“当然。”秦岳声音沉稳,“还多带了两颗手雷。”
“挺好。”陈林说,“进来之后别碰任何电子设备,包括你的战术手表。”
“明白。”秦岳顿了顿,“外面风雪变大了,无人机巡视频繁失联。”
“让它们回来。”陈林盯着屏幕,“所有人收缩防线,今晚不留死角。”
通讯切断。
零低声汇报:“解码程序己完成,原始文件无隐藏数据层。但……”
“但什么?”
“最后一张纸的背面,在强光透视下发现极细微划痕。”零说,“排列规律,疑似摩斯码。”
陈林立刻凑近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