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秦国大将王翦最后结局 > 第8章 刑天舞干戚咸阳火鸢 谁在给六国报信(第1页)

第8章 刑天舞干戚咸阳火鸢 谁在给六国报信(第1页)

【1】

咸阳城的夜空,原本宁静而深邃,却在这一刻被那漫天飞舞的火鸢无情地割裂成支离破碎的碎片。王翦,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紧紧地攥着那柄象征着荣耀与使命的断水剑,毅然地站在角楼飞檐之上。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犀利如鹰,透露出一种无畏与坚定。

那些燃烧着的竹骨,外面蒙着浸满油脂的素绢,在子时那清冷的风中,仿佛化作了九头妖凤,肆意张狂。它们尾羽拖曳着的火星,如同流星般纷纷坠入渭水之中,激起了河面万千金鳞,璀璨夺目却又带着令人心悸的危险。

他瞪大了那双原本就炯炯有神的双眼,拼尽全力想要看清鸢身上那用墨汁书写的篆文——“七月丁卯,灞桥驿”。这几个龙飞凤舞的字,仿佛是一道来自远古的神秘符咒,蕴含着无尽的玄机,预示着一场即将席卷而来的狂暴风暴。

“将军!西南坊三十二处火头!”蒙武那声嘶力竭的呼喊声,犹如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了这短暂而又凝重的宁静。他那身青铜甲胄,原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威严而令人敬畏的光芒,此刻却因为战火的肆虐而沾满了漆黑的烟灰,显得狼狈不堪,仿佛一位从荣耀之巅跌落的勇士。

他脸上的傩面,更是裂开了蛛网般密密麻麻的纹路,每一道裂痕都像是岁月的刻痕,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突如其来、令人猝不及防的灾难。

王翦毫不犹豫地挥剑斩断扑面而来的火鸢,那凌厉的剑风划过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空气中弥漫的焦糊味里,竟还混合着一种熟悉的沉香味——那是甘泉宫特供的龙脑香!这种珍贵的香料,向来只在宫廷的奢华盛宴之中,被用于增添氛围和彰显尊贵。如今,却在这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残酷时刻出现,实在是让人倍感诡异,仿佛命运在故意捉弄着众人。

就在两个时辰前,王翦还在骊山地宫验看兵甲。三万锐士的玄甲,在火把那摇曳不定的映照下泛着幽蓝的光芒,那光芒既神秘又令人胆寒。那密密麻麻的戈林,宛如冬日里一片枯寂的树林,森然可怖,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每一支戈都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让人不寒而栗。

蒙武突然用力扯动壁灯铜环,伴随着一阵沉闷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大地的怒吼,暗门轰然开启,露出了里面堆叠的青铜鸟形器——正是墨家典籍中所记载的“火鸢机”!这些青铜鸟形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仿佛是沉睡己久的神秘巨兽,等待着被唤醒投入战斗。它们的出现,无疑为这场混乱的战局增添了更多的变数和未知。

“三日前渭南大营失窃三十架床弩,”蒙武的傩面在阴影中泛出诡异的青光,”今晨斥候在骊山北麓发现改装痕迹。”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虑与愤怒。

王翦缓缓地抚过火鸢机尾部的铜制齿轮,指尖沾上了黑色的油脂。他凑近鼻端轻轻一嗅,竟是鲸脂混着硫磺的味道。这种特殊的气味,让他的眉头紧紧皱起。

就在此时,地宫突然剧烈地震颤起来,王翦毫不犹豫地按剑疾走。在甬道尽头的密室中,十二架巨型投石机己被改装成发射台,机括处残留的麻绳打着齐地特有的渔人结。墙角的陶罐里,那些未燃尽的素绢上,清晰地拓着楚国巫觋的凤鸟图腾。这一切的迹象,都让王翦意识到,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悄然展开。

亥时三刻,夜幕深沉,王翦如同一只静伏的猎豹,悄无声息地趴在咸阳东市那略显破旧的瓦檐之上。此时,商君坊内十七家铁铺竟同时燃起熊熊炉火,那此起彼伏的锻铁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夜空撕裂,竟也巧妙地掩盖了从地底深处传来的细微机括响动。

蒙武使出浑身力气,艰难地掀开那沉重的暗渠石板,刹那间,一股令人作呕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那浑浊不堪、散发着恶臭的水中,漂浮着一根根尚未烧透的竹条——仔细定睛一看,可不正是制作火鸢的骨架!那竹条参差不齐,仿佛在诉说着制作过程的仓促与紧张。

“将军请看。”蒙武一边急切地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从那散发着恶臭、满是淤泥的污水中艰难地捞起半片青铜符节。那符节缺口处的纹路精致而独特,竟与断水剑的玉璜严丝合缝,分毫不差,简首如同是天生一对。

【2】

王翦见状,瞳孔骤然收缩,心中不禁一惊:这可是调动宫卫的虎符,向来都应被妥善存放在昌平君府邸戒备森严的密室之中,怎会在这如此污秽不堪之地出现?更鼓声在这寂静得让人感到压抑的夜里有规律地响着,那一声声鼓响,仿佛是命运的倒计时。

突然,一阵编钟的轰鸣打破了这份宁静。那编钟的声音洪亮而沉重,在夜空中回荡。王翦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甘泉宫方向升起的火鸢格外硕大,那展开的双翼,粗略估计足有三丈之长,宛如一只巨大的怪物。燃烧的尾羽在夜空中摇曳,火光闪烁,竟神奇地拼出了魏国大梁的星象图。

此情此景,让他不禁想起昨日审问的楚国细作。那人在咽气前声嘶力竭地嘶吼着“丁卯日,渭水断流”,那绝望而又充满神秘的话语,仿佛是一道恶毒的诅咒,至今仍在他的耳边回响。

子时过半,王翦怒目圆睁,满腔的愤怒仿佛要从眼中喷射而出。他飞起一脚,狠狠踹开城南墨家工坊那扇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会倒塌的大门。屋内满地狼藉,一片混乱不堪的景象。

那用于计时的水钟的铜壶,仍在不紧不慢地滴漏着,那滴答滴答的声音在这混乱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而案上摊开的《考工记》,己被殷红的血污浸透,原本清晰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历史的真相也被这血腥所掩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