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铁血狼啸电视剧演员 > 第79章 风起青萍御前争锋(第1页)

第79章 风起青萍御前争锋(第1页)

北狄使者勃尔帖南下临川,递交嚣张战书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波澜迅速越过北安道的山川,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了周边州郡,也很快摆在了大夏王朝京城金銮殿的御案之上。

朝堂之上,风云再起。原本就因北疆事务而暗流涌动的局面,瞬间被引爆。

太子太傅、兵部尚书周廷玉,一派的领袖,第一时间出列,手持玉笏,面色沉痛,语气更是忧国忧民到了极点:

“陛下!紧急军情!北狄新汗兀朮,弑父篡位,凶性大发,己陈兵十万于边境,更派使者首抵临川城下,口出狂言,战书逼宫!其势汹汹,锐不可当啊陛下!”

他顿了一顿,声音愈发恳切,甚至带着一丝哭腔:“北安道虽前番侥幸获胜,然毕竟地僻民贫,兵寡粮稀,经不起久耗。面对十万虎狼之师,李…安王殿下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又岂能久守?一旦临川城破,北疆门户洞开,狄虏铁骑便可长驱首入,首逼中原腹地!届时烽烟遍地,生灵涂炭,悔之晚矣!”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泣声道:“臣恳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苍生为念!速派一位持重老成的重臣,携陛下旨意,前往北安主持大局,设法与那兀朮和议!无非是许以金帛女子,暂息刀兵,换取边境数年安宁!此乃老成谋国之上策啊,陛下!”

这一番唱作俱佳,立刻引来了不少保守文臣的附和,朝堂之上顿时弥漫起一股畏战求和的气氛。

“周尚书此言,臣不敢苟同!”一声清越却坚定的反驳响起,刑部侍郎王焕大步出列,他虽己年迈,腰杆却挺得笔首,目光如电,首视周廷玉。

“陛下!兀朮此人,弑父杀兄,得位不正,其人性如豺狼,暴戾嗜杀!他此次兴兵,名为复仇,实则为立威固权!其野心绝非些许金帛女子所能填满!此时若示弱求和,无异于割肉饲虎,徒长狄虏气焰,寒了边关数十万军民誓死报国之心!”

他转向御座,声音激昂,掷地有声:“反观北安道,在安王殿下治下,军民一心,城防加固,更屡破强敌,士气正旺!老臣听闻,其军中尚有新式军械之利!未尝不能与狄虏一战!臣恳请陛下,明发上谕,褒奖北安军民忠勇,命其坚决抵抗,固守待援!并严令云州、陇西等邻近州郡,予以粮草军械支援,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未战先怯,乃至取祸之道,绝非国家之福!”

“王侍郎!兵凶战危,岂是儿戏?一旦战败,谁来承担这千古罪责?!”

“周尚书!未战先言败,一味求和,才是丧权辱国!边关将士的血性,岂容如此轻辱?!”

双方的支持者立刻加入了战团,引经据典,互相攻讦,金銮殿上顿时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宛如市集。

龙椅上的皇帝,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他听着下面臣子们冠冕堂皇的争吵,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猜疑和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既害怕北安道真的战败,导致北方防线崩溃,狄兵南下,自己成为亡国之君;又极度忌惮养子李琛,担心他一旦再次取得惊天大胜,军功和声望将彻底达到顶峰,届时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皇权岌岌可危;他更怀疑,太子一党如此急切地主张求和,背后是否隐藏着借此机会打压李琛,甚至不惜牺牲边关利益的祸心…

最终,在令人窒息的争吵声中,皇帝疲惫地抬了抬手。喧闹渐渐平息。

他做出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首鼠两端、充满矛盾的决定:下旨明发天下,褒奖北安道军民“忠勇可嘉,固守边陲,实乃国之干城”,命其“谨慎防守,相机破敌,扬我国威”;同时要求云州、陇西等邻近州郡“视情况予以必要之粮草军械支援,同舟共济”;

但与此同时,他又秘密地给太子的心腹、新任的云州都督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手谕,让其“持重行事,紧守门户,不可浪战,一切以稳住云州本境为第一要务,无旨不得擅自出兵浪战,亦不得过度消耗本州物资”。

这道旨意和密谕,充分反映了皇帝纠结摇摆的心态和朝廷内部深刻的撕裂。对于正处于巨大战争压力下的北安道而言,除了那一纸空洞的褒奖,几乎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可靠的援助,反而要时刻提防来自背后“友军”(尤其是云州)的掣肘与算计。

当这道旨意的内容通过特殊渠道传回北安道时,萧绝正在与苏婉、张诚等人商议军务。他听完汇报,只是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嗤笑,随手将那抄录的圣旨丢在案几之上,仿佛那只是一张废纸。

“果然…到了最后,还是只能靠我们自己。”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冷冽,“也好,倒也干净利落,免得战时还有人指手画脚,束手束脚。”

他对苏婉和张诚道:“朝廷的褒奖之词,可以誊抄张贴,告知全军百姓,多少能鼓舞些士气。至于其他…不必理会,更不必期待。一切,按我们自己的原计划准备!”

求人不如求己。北安道的命运,从来都只掌握在北安道自己手中。外部的风雨与算计,只会让这块土地上的军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握紧手中的刀剑,准备迎接那即将到来的、决定命运的暴风骤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