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微光”寻影 > 重逢与试探(第1页)

重逢与试探(第1页)

回到A大的周舒怀,把南方带回的礼物小心收好——光谱相机放在实验室的展示柜里,和高中的光谱书签并排陈列;陈念留下的纸条夹在博士论文的扉页,成为隐秘的动力。

钟思琪和方奕时常来实验室“打卡”,每次都会问:“有新信号吗?”他总是摇头,却在转身调试设备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半年后,周舒怀的团队接到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为一家科技文创公司开发“动态光谱摄影系统”,将光谱技术与摄影艺术结合,用于沉浸式展览。

对接会上,当公司代表走进会议室时,周舒怀握着笔的手指猛地一顿,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痕。

推门进来的女生穿着剪裁得体的职业套装,长发束成干练的低马尾,脸上化着淡妆,眉眼间褪去了高中的青涩,多了几分职场人的从容。

她手里拿着项目方案,步履沉稳地走到会议桌前,目光扫过全场时,在周舒怀身上短暂停留,然后迅速移开,仿佛只是看到一个普通的合作方。

“大家好,我是‘时光影像’公司的项目负责人陈念,负责本次光谱摄影系统的需求对接和艺术呈现。”她的声音清晰专业,带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和记忆里那个在实验室里笑起来会脸红的女孩判若两人。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周舒怀的心脏跳得飞快,耳边嗡嗡作响,他反复确认着那个名字——陈念,真的是她。

她变了太多,发型、气质、说话的语气,都带着陌生的成熟,可那双看向光谱图时闪烁的眼睛,和高中时拍实验素材的专注神情,又分明是熟悉的。

钟思琪和方奕特意请假来旁听对接会,此刻两人在后排交换着震惊的眼神,速写本上的线条都在颤抖。

项目介绍环节,陈念打开PPT,展示着公司的创意方案——用光谱技术还原老照片的色彩,让时光里的影像重新“发光”。

当讲到核心需求时,她指向一张光谱图:“我们需要捕捉到最细腻的紫色峰值,就像……高中实验室里三棱镜折射的彩虹,那种纯净又明亮的质感。”

周舒怀的呼吸猛地一滞。她还记得。

轮到技术团队讲解时,周舒怀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专业的语气介绍光谱系统的参数:“动态捕捉频率可以达到每秒24帧,足够还原你说的‘细腻质感’,就像……当年拍星轨时的曝光精度。”他刻意提到“星轨”,目光不自觉地看向陈念。

陈念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脸上却依旧保持着专业的微笑:“周博士的技术方案很符合预期,后续我们需要建立详细的需求文档,确保光谱参数与艺术呈现匹配。”

她刻意用了“周博士”这个称呼,拉开了距离。

对接会结束后,双方团队交换联系方式。陈念走到周舒怀面前,递过名片,指尖在接触的瞬间迅速收回:“周博士,后续技术问题我会通过邮件和你沟通。”

名片上的名字清晰印着“陈念”,职位是“项目总监”,照片里的她眼神明亮,带着职业人的自信。

周舒怀接过名片,指尖冰凉,半天说不出话。钟思琪在后面轻轻推了他一下,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陈总监,合作愉快。”

团队离开时,钟思琪忍不住走到陈念身边,把速写本递过去:“这是……我们的最新漫画,里面有个角色很像你。”

陈念翻开速写本,看到最新一页画着四人在光谱下重逢的场景,眼眶瞬间泛红,却很快恢复平静:“画得很好,谢谢。后续有文创合作可以联系我。”

她把速写本还回来,指尖不小心碰到钟思琪的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方奕拍着周舒怀的肩膀,用口型说:“别怂!”然后转向陈念:“陈总监篮球打得怎么样?我们公司有篮球队,下次可以联谊!”

陈念笑了笑:“大学时打过几次,现在生疏了,谢谢邀请。”

电梯门关上的瞬间,周舒怀看到陈念对着速写本的方向,轻轻眨了眨眼,像在传递一个隐秘的信号。

回到实验室,周舒怀把陈念的名片放在光谱相机旁,两张卡片上的名字遥遥相对。

钟思琪的速写本摊在桌上,最新一页的重逢场景被圈了起来,旁边写着:“目标出现,进入‘专业合作’阶段!”方奕则在研究陈念公司的官网,兴奋地说:“她的团队里有个摄影项目,主题是‘荔枝味的时光’,肯定是她主导的!”

周舒怀打开电脑,收到了陈念发来的第一封工作邮件,标题是“光谱参数需求清单”,内容条理清晰,全是专业术语,末尾却用极小的字号标了一句:“附件里有参考光谱图,是当年实验室的存档。”

他点开附件,果然是高中实验室的光谱存档,紫色峰值旁用铅笔标着小小的“LZH”——是他名字的缩写。

周舒怀看着屏幕,突然笑了,是这段时间以来最释然的笑。

他知道,这场以专业为名的重逢,是新的开始。

陈念变了,他也变了,时光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却没磨灭光谱里的默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