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高等研究院,数学系。
这里是爱因斯坦晚年散步的地方,是冯·诺依曼构想出计算机架构的圣地,是整个基础科学领域,距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皮埃尔·德利涅教授的办公室,一如既往的安静。
这位满头银发,身形清瘦,胸前佩戴着法兰西荣誉军团勋章,眼窝深陷,如同装着两片宇宙的菲尔兹奖得主,正以禅定的姿态,处理着他《数学年刊》主编邮箱里永无止境的“垃圾”。
【关于利用斐波那契数列与金字塔结构证明黎曼猜想的最终方案】
“垃圾。”
德利涅面无表情,手指在触控板上轻轻一点,邮件化作一道微光,消失在己删除文件夹。
【我证明了P=NP问题,请速汇款一百万美元至以下瑞士银行账户,我将寄出完整证明。】
“骗子。”
又是一封。
他像一个在流水线上工作了五十年的老工人,麻木,精准,高效。
作为全世界数学家都为之魂牵梦萦的神圣殿堂,《数学年刊》每天都会收到至少二十封来自世界各地的“民科”邮件,宣称自己用初中代数解决了某个折磨了人类几个世纪的猜想。
就在他的手指即将清理掉今天最后一封垃圾邮件时,动作停住了。
邮件的标题很简单,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形容词。
《论哥德巴赫定理的优弧》。
一个很古典,甚至有些过时的标题。
德利涅皱了皱眉。
又是哥德巴赫?每年都有至少一百个疯子宣称自己证明了它。
他习惯性地想将其删除。
可他的目光,扫到了作者栏。
XuRan。
这个名字……
德利涅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抹微光。
他想起来了。
几个月前,《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那篇如同平地惊雷的论文。
一个叫“陈远山”的幽灵,和一个叫“许燃”的年轻人。
那个将大气湍流模型吻合度做到98。7%的怪物。
“是他?”
德利涅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他端起手边早己凉透的黑咖啡,呷了一口,点开了邮件的附件。
一个PDF文件。
文件大小显示,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