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重生景光拥有副本金手指后txt > 120130(第2页)

120130(第2页)

刚刚没有问到全部情况的萩原研二正在聊天室里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而降谷零则拿捏了诸伏景光想要在人齐的时候一起说的心理,吊别人胃口,差点把还没上小学的小朋友钓成翘嘴。

不过萩原研二是谁啊,他转手就转移目标,把他自己的好友——松田阵平送上了舞台。

[为什么我还没有上小学啊]:你们是不知道,小阵平刚刚担心你们的样子,都快变成炸药桶了,爆炸物处理班都拆不掉的那种!

前世就职于爆炸物处理班,专职拆弹的两位专家,正是萩原研二和松田阵平。

[matsuda]:喂萩,我看得见。

松田阵平不太在聊天室里说话,萩原研二还经常拿松田阵平的手机在群里发言,时间一长,他都把好友不在自己身边也能看到聊天室里的内容这件事给忘记了。这会儿乍一看到顶着松田阵平ID的松田阵平,居然还有点儿不习惯。

松田阵平大约是有什么冷场体质,他冒泡一下,瞬间把贡献发言数量最多的萩原研二给闭麦了。另外两人要么是有不打算现在说的事情,要么和他气场不合,整个聊天室居然就这么安静了下去。

之后就是再度回到民宿,进入之前登记过的房间,将随身携带的一些行李放下,然后随便找个地方吃午餐,最后才有时间稍事休息。

在暑热的天气中走了大半天,进入开着空调的室内,无论是两名小学生还是高中生,都感到了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所残留下来的疲劳和紧张。

身体和情绪一放松,整个人就感到疲劳。

三人各自找了空床就睡下,居然都在短时间内睡熟了,呼呼睡到了晚上。

夜幕降临时,三人才迷迷糊糊醒来。这时候,两位失踪了数个小时的家长也已经到达民宿。

降谷零揉揉眼睛,伸懒腰舒展身体的档口,还不忘问询:“诸伏阿姨,那个人怎么样了?”

“进机场急救中心之后直接上了电击,心肺复苏成功,随后转院去治疗了。”

诸伏太太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疲色,她温柔地摸摸降谷零的脑袋,安慰道:“她得救了,零不用担心啦。”

两人素昧平生,在注意到对方似乎心脏病发作之前,双方只有过擦肩而过的相遇,这个孩子能够这么关心一个陌生人,足以见得他善良的内心。

诸伏太太没忍住,又摸了摸他的头,直到注意到降谷零有些不快撅起的小嘴,这才带着歉意放下了手。

降谷零扒拉了几下自己的头发,倒不是他喜欢臭美。只是因为诸伏景光曾经说过他在未来,潜入到那个组织时,曾经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证明自己、保护自己并守护他人,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利用美貌、语言和暗示的“蜂蜜陷阱”。

他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明白,自己与普通日本人不同的外貌,这招致了其他小孩子欺负他的外貌并不是丑陋,而是足以成为武器的“美貌”。

既然是美貌,那就应该从小开始保护,这样到了未来,才能更好地利用它。

所以他不是讨厌诸伏太太的抚摸,而是因为对方即将解除自己的武器而感到不安。

第122章柯学破案居然恐怖如斯122第一晚……

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一晚】

稍事休息之后,他们迎着夜色离开了民宿。虽然民宿也提供额外付费的餐饮服务,不过同行的大家约好了都不在各自的住所订餐,而是到岛上最著名的餐厅来吃。

诸伏景光提前看了餐厅的价目表,认为这所谓的“岛上最著名”的名声存疑。

他们顺着黑漆漆的道路一路摸黑走到餐厅所在的位置,路上各种寻找高处极目远眺,最终在餐厅前确定了一个事实。这座岛屿上,恐怕只有眼前这一家正经的餐厅。

其他所谓餐厅,不是大排档式的小吃摊,就是本职为住宿或者潜水运动,含有提供饮食服务的场所。

如此将不符合条件的经营场所排除,自然也就只剩下眼前的餐厅能够一家独大了。就算说出了什么豪言壮语,也没其他老板会找上门来理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处于四面环海的柏岛之上,餐厅自然以海鲜为主要卖点。柏岛本身也盛产海鲜,至今都保留着传统的海产品养殖场。这种使用人工将贝类种植在粗绳上,然后固定在海中的大网上,什么都不做,只等待时间和自然赋予食物的养殖方法,是一种高度依赖此地海洋环境的生存方式。

上好的食材往往只需使用简单的烹饪方式。新鲜的海产品也基本只需要简单的蒸煮甚至片成鱼片,就能成为一道鲜掉舌头的美食。

23人的旅游团队挤挤挨挨地进了餐厅,显然,世界上多数餐厅都不会常备能容纳23人座位的大桌,这家餐厅也是如此。岛上的餐厅本就规模不大,装修也比较家常风,所有的桌椅板凳都不重,一两人互相协作就能搬得动。

相较于对“坐在一起吃饭”没什么执念的成年人来说,几个久别重逢的好友更想要坐在一起。哪怕有这么多“外人”的情况下不适合进行超出正常限度话题的讨论,只是重聚在同一个空间中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看出孩子们的想法,饭店老板非常热情,直接上手就呼啦啦把桌子拼凑起来,挨着墙边的沙发座排了一整排。

众人推脱不过,挨着坐了下来。临时拼凑出来的卡座居然还算宽敞,坐下整整22个成年人和小孩之后,还放下了两张婴儿椅。要不是已经够数了,可能再挤挤,还能塞进四五张椅子也说不定。

只是这么坐下之后,刚刚还其乐融融的大团队,立刻就分崩离析。

孩子们除了两个还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婴儿,其余人仿佛顺应自然法则般,自然而然地就头凑着头,聚集到了一起。仿佛他们就应该如此,理所当然。

聚集在一起的孩子大都就要上初中了,唯一一个四岁的也格外懂事——甚至有家长认为能说会道的四岁幼儿园生比许多不善言辞、调皮捣蛋、人憎狗厌的大孩子都来得更懂事。既然都是已经懂事了的孩子,成年人们便不那么拘着他们。

不如说,成年人们是希望他们能聚在一起好好相处的。

难得出来一次,还有这么多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和同龄人社交也是融入社会的练习,在场的其他人都可能成为他们未来的人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