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早就准备好的小刷子和油纸,小心地将变黑的米粒扫起来,包好,揣进兜里。
根据变黑程度分开处理:轻微变暗的拿回去晒晒或许还能用,严重发黑甚至冒烟的,必须找时间远远埋掉。
整个过程枯燥、紧张又极其耗费心神。
他得像个小特务一样,时刻留意周围环境,躲避同学和老师(尤其是牛建国可能安插的眼线),还要精准记录每个点的位置和米粒变黑的速度、程度。
两天下来,他脑子里渐渐勾勒出了一张无形的“校园阴气分布图”。
大部分教学区域气场还算稳定,只是被整体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下。
真正的“病灶”,集中在西侧!
以那排老平房,尤其是那扇锁死的后勤区小门为核心泉眼,散发出最浓烈、最凶戾的怨秽之气。
然后,这股邪气如同墨汁入水,沿着几条无形的“路径”向外扩散、渗透:
一条指向食堂后厨,污染了地下(或许有废弃的管道或地窖?)。
一条指向教学楼西头的女厕所和教师办公室,通过墙体或者地下结构蔓延上来。
还有一条弥漫到操场边缘,影响着那片小松树林。
这张“气流图”印证了他的猜测。
那排老平房就是万恶之源!所有怪事的根子,九成九就在那扇锁死的破门后面!
但同时,一个新的发现让他皱紧了眉头。
在图书馆靠西墙的一个堆放废弃桌椅的角落,他撒下的米粒也出现了较快的变黑现象。虽然比不上食堂和厕所,但明显比其它地方严重。
图书馆?那里除了些旧书,还有什么?为什么会成为阴气汇聚的一个点?
他猛地想起那本《静灵山地区抗战史料辑录》,还有那张提及“尹怀仁手札”的捐赠清单。
难道……图书馆里除了书本,还藏着别的、与那“罪业”首接相关的东西?吸引了阴气的汇聚?
尹怀仁的手札……会不会根本没被带走,还留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里?
这个发现,让图书馆在他心中的优先级瞬间提高了。
他捏紧了手里最后一点伏龙糙米,目光扫过那张无形的阴气脉络图,最终定格在两个最刺眼的目标上。
老平房锁着的门(核心源头)。
图书馆西侧角落(可能藏有关键线索)。
下一个目标,必须先二选一。
硬闯核心源头,风险太大,准备不足就是送死。
那么,或许可以先从可能藏着钥匙的图书馆入手?
他收起米袋,拍了拍身上的灰,朝着图书馆的方向望去。
是时候,再去故纸堆里仔细翻找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