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年底。
腊月二十二,林洛在上完最后一堂课之后,给学堂里的孩子们放了假,让他们回家帮着爹娘准备过年。
没想到,随即这些孩子们就在爹娘的带领下找上了门来,一个个就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等林洛问清楚原因,不禁也有些哭笑不得。
假放的太早了!
家长们以为是孩子太皮,被林洛这个先生给赶回家了,硬逼着一定要过来给林洛磕头求得原谅,不然回家一定逃不了一顿棍棒···
林洛不得不好好解释了一番,首言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孩子们上了几个月的课,需要一段时间来缓一缓,释放一下天性,所以春假一首放到上元节之后的正月十七。
这些父母们这才满怀遗憾依依不舍的领着孩子回去。
放假时间太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每天的两顿饭吃不了了。
上学的这几个月,这三十几个孩子都很明显长了个头,身体长了肉,要是在家吃肯定不可能。
不过放假的理由少爷说的振振有词,那些文绉绉的话他们也听不明白,好在只有一个月不到····
三个村子相互间离得都不远,最先找来的几家听了林洛的解释后,其他孩子的爹娘也都接到了消息,关起门来的时候,都少不了一顿唉声叹气。
不过林洛还是把李二牛等几个年龄稍大点的孩子留了下来。
这些孩子每月都有一百文的工钱,让他们干点活林洛一点没有心理负担。
林家老宅院子不小,林洛挑了一个带小厨房的偏院,把厨房改造了改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孩子别看不是专业的木匠和泥瓦匠,但是垒砌灶台,制起风箱来,一个个都像模像样,而且因为跟着林洛学习了几个月,熟悉了林洛的说话和思维方式,林洛和他们沟通起来极为顺畅,一天多的时间,就把房间改造好了。
早就找了铜匠打造的蒸馏器,也终于在年前的腊月二十三这天运了回来。
整个蒸馏器没多大,用了一百多斤铜,说起来倒是值不了多少银子,但其中的精巧之处却让铜匠大费脑筋,不得不一点一点的摸索,以至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拿到之后,林洛对这套蒸馏器非常满意,在铜匠开价一百两银子的基础上,又额外多给了二十两银子的赏钱。
从附近镇上买了二百斤土酒,林洛领着他的几个学生,在厢房里忙碌了起来。
蒸馏器不大,每次能倒进去五斤土酒,林洛算了算,纯酒精的话,估计每次能提纯出来半斤。
但现实哪会有那么理想?
掐头去尾扔掉一些,把蒸馏出来的液体集合在一起,凑够五斤了又重新蒸馏提纯了一次,最终得到了不到三十斤的“烈酒”。
林洛尝了尝,可能有五六十度。
虽然伤口的消毒和用来做香水都嫌度数有点低,不过在目前这种条件下,也就如此了。
张十二闻着小坛子里的酒香,再看看尝过酒后一脸陶醉样的林洛,好奇的问道,“先生,这···,还是酒么?”
十二是林洛亲自去挑回来的六个弟子中的一个,才十三岁,在叔伯中排行十二,才得了这么一个名字,林洛干脆把他的学号也定成了十二。
“是酒,不过这个酒在咱们这里可没多少人能喝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