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后唐风云游戏 > 第4章 云州暗流(第1页)

第4章 云州暗流(第1页)

云州城的积雪还未及消融,城根下的冰棱倒悬如刀,折射着凛冽的晨光。李从珂站在西城墙的箭楼里,望着关外茫茫的雪原,指节叩击着冰冷的箭垛,发出笃笃的轻响。三天前那场野狼谷的伏击虽胜,却让他心里始终坠着块石头——耶律德光的三千骑兵退得太轻易,仿佛故意将他们引向谷中,又在援军抵达时迅速溃散,更像是一场试探。

“将军,张将军派人送来了军报。”石敬瑭掀开厚重的棉布帘,带进一股寒气,他手里捧着一卷竹简,眉头拧成个疙瘩,“说是蔚州那边……赵德钧把咱们派去的信使扣下了。”

李从珂猛地转过身,肩头的伤口因动作过急牵扯得生疼,他却浑然不觉:“扣下了?理由呢?”

“理由?”石敬瑭将竹简拍在案上,案上的油灯被震得摇晃,“说是怀疑信使是郭从谦派去的细作,要‘仔细盘查’。我看他就是怕了李存勖,想把咱们晾在这儿!”

箭楼里的几名亲卫都沉了脸。当初在黑风口,李嗣源力主联合蔚州赵德钧、应州郭崇韬,张敬达虽犹豫,最终还是点了头。他们派出三名信使,分别携带李嗣源的亲笔信,约定半月内回信,如今却只有应州的信使传回消息——郭崇韬称“粮械匮乏,恐难相助”,字里行间透着推诿,而蔚州的信使竟首接被扣,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敌意。

“赵德钧不是这种人。”李从珂拿起那卷竹简,竹简上的墨迹是张敬达的笔迹,字迹仓促,末尾还特意标注“赵部近期与契丹互市频繁”。他指尖划过“契丹互市”西字,心中猛地一沉,“他是被架住了。”

石敬瑭不解:“架住了?谁能架住他?蔚州军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是契丹。”李从珂打断他,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指尖重重点在蔚州以北的“狼山”位置,“赵德钧的粮草大半靠狼山牧场供给,去年冬天契丹劫掠了他的马场,如今突然允许互市,必然提出了条件——比如,不准他与咱们结盟。”

石敬瑭倒吸一口凉气:“那应州的郭崇韬呢?他当年在代北跟节度使出生入死,总不能也……”

“郭崇韬是个聪明人。”李从珂放下竹简,目光掠过舆图上蜿蜒的桑干河,“应州夹在云州与太原之间,他若明着相助,李存勖第一个饶不了他。‘粮械匮乏’是托词,也是态度——他不帮,但也不会背后捅刀子。”

箭楼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张敬达的亲卫队长王晏球掀帘而入,脸上带着急色:“李将军,不好了!城里的粮商突然集体歇业,说是……说是粮仓被‘不明身份的人’烧了!”

“什么?”石敬瑭猛地拔刀,“是哪个狗胆包天的敢在云州作乱?!”

李从珂却按住他的刀鞘,目光锐利如鹰:“王队长,烧的是哪家的粮仓?”

王晏球喘着粗气:“是城西的王家粮仓!那是云州最大的私仓,储粮够全城百姓吃两个月!”

李从珂心头一凛。王家粮仓的主人王承业是云州首富,早年靠与沙陀部贸易发家,向来对李嗣源颇为敬重。昨夜他还让人送去两石精米,怎么会突然被烧?

“去看看。”李从珂抄起挂在墙上的披风,大步流星往外走,石敬瑭与亲卫们紧随其后。

城西的火光尚未完全熄灭,焦糊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引得不少百姓围在警戒线外议论纷纷。王承业跪在粮仓废墟前,花白的胡须被烟灰熏得漆黑,见李从珂过来,老泪纵横地扑上来:“李将军!您要为老朽做主啊!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

李从珂扶起他,目光扫过废墟。粮仓的梁柱仍在冒着青烟,地面的灰烬下隐约可见未燃尽的麦粒,奇怪的是,靠近粮仓外墙的地方反而烧得最烈,不像是从内部燃起的火。他蹲下身,用指尖捻起一点灰烬,放在鼻尖轻嗅——除了麦香和焦糊味,还有一丝淡淡的煤油气息。

“王员外,昨夜粮仓值守的人呢?”

王承业哽咽道:“都……都被烧死了……是老朽的几个家仆,跟着我几十年了……”

“起火前可有异常?”

“没有啊!”王承业捶胸顿足,“昨夜亥时我还来看过,一切如常。今早卯时就接到消息说着火了,等老朽赶来,己经烧得不成样子了!”

李从珂站起身,目光扫过围观的人群。百姓们脸上大多带着恐慌,云州本就缺粮,如今最大的私仓被烧,无疑是雪上加霜。他注意到人群边缘站着几个面生的汉子,眼神闪烁,见他望过来,立刻低下头缩到后面。

“石敬瑭,”李从珂低声道,“把那几个人‘请’到驿馆去,好好‘问问’。”

石敬瑭心领神会,对身后的亲卫使了个眼色,几名亲卫不动声色地混入人群。

这时,张敬达带着巡城兵赶到,看到废墟也是一脸铁青:“李将军,这绝非意外!定是有人想搅乱民心!”

“不止是搅乱民心。”李从珂看着他,“张将军,你觉得谁最不想看到云州安稳?”

张敬达脸色微变:“你是说……郭从谦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