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环视一圈,看着那一张张被苦难刻满痕迹的脸,沉声道:“我知道一个地方,靠近水源,地势安全。我知道怎么弄到比官盐还好、还便宜的盐。我知道怎么让地里多打粮食。”
他每说一句,村民们的呼吸就急促一分。
“但所有这些,都需要人,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李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说服力,“愿意信我李安的,带上家当,跟我走。我不敢保证大富大贵,但我能立下规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只要有我李安一口吃的,就绝不让跟着我的人饿死!我们自己建一个乡里,自己保护自己!”
人群骚动起来。自己建乡里?自己弄盐?这李秀才莫不是疯了?
可看着那实实在在的粮食,一些人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石猛第一个站了出来,他身材魁梧,性格耿首:“李秀才,俺信你!你有学问!俺跟你干!总比留在村里等死强!”
有了带头的,几个家里实在过不下去的村民也犹豫着站了出来。
最终,算上老弱妇孺,一共有五户人家,二十几口人,决定跟着李安赌一把。
李安心中稍定,这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他让石猛带头,组织青壮负责安全和搬运。一行人携家带口,带着仅有的破烂家当,跟着李安和荆婉儿,来到了他选定的那个山坳。
地方确实不错,一条小溪潺潺流过,那片平地足够搭建窝棚,背后的山崖能阻挡大部分风寒,废弃的炭窑稍加修整就能作为临时的储藏室或者工坊。
抵达目的地后,所有人都看着李安,等待他的指示。
李安没有迟疑,立刻开始分派任务,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
“石猛哥,你带几个人,在坳口险要处用木头和石头设立哨卡和障碍,安排人手轮流值守。”
“婉儿,你带妇女和孩子,负责清理平地,收集干草和木材,准备搭建窝棚,同时负责伙食。”
“剩下的人,跟我一起,先去把那炭窑清理出来,然后……”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垒灶,起锅,烧水!”
他没有第一时间就提制盐,而是先解决安全和住宿的基本需求。
垒灶烧水,既能让大家喝上热水,驱散寒意,也能凝聚人心,更是在为后续的制盐做准备。
众人虽然疲惫,但看到李安条理清晰,指挥若定,心中莫名地安定下来,仿佛有了主心骨,纷纷按照吩咐行动起来。
当夜幕降临,山坳中央燃起了几堆旺盛的篝火。
虽然住的还是临时搭建的简陋窝棚,但每个人都分到了一碗热腾腾的、加了盐和野菜的粟米粥——那雪白的盐再次引起了小小的惊呼和议论。
围着篝火,感受着久违的饱腹感和温暖,看着在火光映照下忙碌指挥、沉稳冷静的李安,这二十几口人的心中,第一次对这个陌生的地方,对这个曾经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生出了一丝名为“希望”的东西。
李安看着跳跃的火光,和火光下一张张似乎重新焕发出些许生气的面孔,轻轻吐出一口气。
安然乡,今天,算是有了一个雏形。未来的路依旧布满荆棘,但至少,他己经不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