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青铜铁门 > 第51章 铁鲸入海(第1页)

第51章 铁鲸入海(第1页)

科斯塔商业银行(CCB)顶层办公室的空气里,弥漫着新铸金币的冷冽与油墨的微腥。安东尼奥将最后一份财报轻轻放在巨大的红木办公桌上,声音平稳无波:“《复兴报》意语地区付费订阅突破八万份,广告收入占比稳定在七成。都灵、米兰、佛罗伦萨分社影响力确立,威尼斯和罗马分社筹建完毕。意大利地区报业王座,己无争议。”话语简短,却宣告着一场历时数年的舆论征伐,终以科斯塔的绝对胜利告终。

亚历山德罗的目光并未在财报上停留,他站在那幅巨大的地中海海图前,指尖划过热那亚港密密麻麻的帆影,最终停在几艘冒着黑烟、笨拙却坚定地切开波浪的蒸汽船轮廓上。那些庞大的风帆货船,在“信天翁号”一次次北风航线与西西里硫磺航线的碾压性效率面前,显得如此迟缓、臃肿,如同垂暮的巨兽。

“安东尼奥,”亚历山德罗的声音带着一种看透时代的冰冷,“风帆的时代,该落幕了。热那亚港吞吐的每一袋粮食、每一桶硫磺、每一捆木材,都在为蒸汽的脉搏付费。而我们,要掌握这脉搏的源头。”

他的指尖重重戳在海图上热那亚港区的一个标记——“金锚造船厂”。这家拥有百年历史、曾辉煌一时的老厂,如今却如同锈蚀的巨锚,深陷泥潭:设备老旧,订单萎缩,债台高筑,股东内斗不休。

“就是它了。”亚历山德罗转身,眼中没有丝毫对“百年老店”的敬畏,只有猎手锁定目标的锐利,“金锚的骨架还在,船坞位置绝佳,熟练的老工匠是埋藏的黄金。用科斯塔商业银行的名义,启动收购。告诉那些还在为残渣争吵的股东,要么拿着溢价10%的现金体面离开,要么等着银行接管清算,颗粒无收。”溢价是裹着蜜糖的砒霜,而清算则是冰冷的绞索。选择,从来只有一个方向。

收购过程如同精准的外科手术。科斯塔商业银行庞大的资金流化作无形重锤,股东在“溢价”的诱惑与“清算”的恐惧中迅速屈服。短短数周,“金锚造船厂”斑驳的招牌被摘下,换上了崭新、冷硬的金属铭牌——“科斯塔动力造船公司”。

亚历山德罗站在船厂中央最大的干船坞旁,脚下是散发着桐油和铁锈气息的坞底,眼前是一艘半完工、骨架嶙峋的传统三桅帆船。身后跟着新任命的总经理托马索·斯帕诺,原“金锚”技术主管马里奥·贝尔蒂——一个头发花白、手上布满老茧和烫伤疤痕、眼神却依旧锐利的老造船匠——正带着一群同样满脸沟壑的老技工,紧张地等待着新老板的裁决。

“这艘船拆了。”亚历山德罗的声音不高,却像重锤砸在众人心上。老贝尔蒂的脸色瞬间白了:“老板!这……龙骨都铺好了!材料……”

“龙骨留着。”亚历山德罗打断他,目光扫过巨大的船体骨架,“其余木料,能用的拆下入库,不能用的当柴烧锅炉。这个坞,要造新的东西。”他抬手,身后的学徒卡洛立刻展开一幅巨大的设计图。图纸上的线条简洁而充满力量感,与传统帆船圆钝的船艏、繁杂的索具截然不同。

“科斯塔-1型,我们的第一艘船。”亚历山德罗的手指划过图纸,“核心:蒸汽动力。单螺旋桨推进,双膨胀式蒸汽机(效率更高),燃煤锅炉。”他重点指向船体,“船艏采用‘飞剪式’设计,减少波浪阻力。船体长宽比增大,流线型优化,水下部分涂覆我们特制的防污损焦油(减少藤壶附着)。”这些概念对老贝尔蒂等人来说,如同天书,却又带着一种颠覆性的吸引力。

“锅炉是关键。”亚历山德罗的目光转向图纸上复杂的锅炉结构,“传统锅炉热效率太低,像个吞煤的怪兽。我们要改。”他拿起炭笔,在旁边的黑板上快速勾勒出几个核心改进点:“增加火管数量,优化烟气流程,延长热交换路径!加装我们纺织厂新研发的石棉隔热层(大幅减少热损失)!还有,”他重重一点,“设计强制通风系统,用小型蒸汽机驱动鼓风机,向炉膛鼓入高压空气,让煤烧得更透,更猛!”这些融合了现代热力学基础理念的改进方向,像闪电劈开了老工匠们固守的迷雾。

“老板……这……这能行吗?”一位老工匠喃喃道,眼中既有怀疑,更有被点燃的渴望。

“行不行,造出来才知道。”亚历山德罗放下炭笔,语气斩钉截铁,“贝尔蒂,船厂现在起,分为两班。一班,由你带领最信任的老师傅,按照这份图纸,吃透每一个细节,建造我们的‘科斯塔-1号’,这是招牌!另一班,负责改造业务!”他抛出了快速回血的策略。

“改造?”贝尔蒂疑惑。

“对!”亚历山德罗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地中海里还飘着成千上万条老旧帆船,船东们既眼馋蒸汽船的速度,又恐惧全新巨舰的造价和风险。科斯塔动力造船公司就给他们一条活路——蒸汽动力改造!”他指向干船坞里另一侧几艘等待维修的老旧双桅船,“拆掉后桅,腾出空间安装小型蒸汽机和燃煤锅炉,保留前桅作为辅助动力和稳定!改造周期短,成本只有新船三分之一,却能提升航速30%以上!朱塞佩的航运公司就是第一个客户!把他的‘海鸥号’和‘信天翁号’作为样板船改造!让所有船东亲眼看看,老树是怎么开出新花的!”

改造策略如同精准的鱼雷,瞬间击中了市场的软肋。当“海鸥号”拆除后桅,加装了小型的科斯塔改进型锅炉和单膨胀蒸汽机,拖着黑烟以远超从前的速度驶离热那亚港时,整个港口都为之侧目。航速提升、载货量变化不大但周转效率大增、在逆风和无风区的绝对优势……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朱塞佩船长那海盗式的炫耀,比任何广告都有效。订单如同雪片般飞向科斯塔动力造船公司的改造船坞。老贝尔蒂带着另一班人马日夜赶工,船厂的烟囱重新喷吐出象征生机的浓烟,资金流迅速回笼,为新船的建造输血。

与此同时,“科斯塔-1号”的建造也在秘密推进。巨大的龙骨如同巨兽的脊梁,在干船坞中延伸。亚历山德罗几乎每周都会亲临船厂,解决技术难题。当老工匠们对复杂的强制通风系统管道布局争论不休时,他首接拿起图纸,用简洁的几何线条重新规划了最优路径;当锅炉隔热层安装遇到密封瓶颈,他提出了“石棉层+薄铁皮外壳+空气夹层”的三重密封方案。他超越时代的见识如同灯塔,一次次为迷茫的工匠们指明方向。老贝尔蒂看着这位年轻议员兼老板的眼神,从最初的敬畏,渐渐变成了近乎狂热的信服。

就在“科斯塔-1号”船体合拢的关键时刻,一艘悬挂撒丁王国海军旗的轻型护卫舰缓缓驶入热那亚港。舰长带来了王国海军部的秘密考察意向——他们对科斯塔动力造船公司的“蒸汽动力改造”效率和传闻中的新船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撒丁王国正全力扩建海军,以应对地中海日益复杂的局势,尤其是对快速通讯舰和近海巡逻艇的需求迫切。

“时机到了。”亚历山德罗站在船厂最高的龙门吊操作平台上,俯瞰着下方初具雏形的“科斯塔-1号”钢铁身躯,对身旁的埃利奥·卡斯特拉尼下令,“《复兴报》头版,专题报道:《铁鲸入海——热那亚引领地中海航运新纪元》!重点渲染蒸汽动力对王国航运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意义,以及科斯塔动力造船公司的技术突破与爱国情怀!把王国海军部的‘关注’,巧妙地‘透露’出去。”

托马索·斯帕诺的目光精光一闪:“明白。舆论造势,为政府订单铺路。”

报道如同投入深水的炸弹,瞬间引爆。爱国热情与技术革新交织,“科斯塔动力”的名字第一次以工业巨擘的姿态,强势闯入王国高层视野。几天后,一份来自都灵的、盖着王国工业与贸易部大印的公函送达科斯塔动力造船公司——邀请科斯塔动力造船公司参与王国“快速近海巡逻艇”项目的竞标!

亚历山德罗看着公函,脸上无喜无悲。他走到船坞边缘,巨大的“科斯塔-1号”骨架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阴影,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锅炉的位置己经预留,那里将安装为这艘船量身定制的、凝聚了超越时代理念的“心脏”。

“告诉托马索·斯帕诺和贝尔蒂,”他对身后的埃利奥·卡斯特拉尼吩咐,声音平静却蕴含着大海般的力量,“竞标,我们志在必得。‘科斯塔-1号’,不仅要成为地中海上最快的货船,它的‘心脏’,更要成为未来王国战舰的标杆!让热那亚的炉火,为撒丁的战舰淬炼锋芒!”夕阳的金辉落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映照出冰冷海面下,那艘即将破浪而出的钢铁巨鲸,以及更远方,硝烟弥漫的深蓝战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